我们从这里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最喜欢的就是一种整体观,啥子东西都要搞成一个整体,不管是天文地理还是社会人文,一定要纳入一个整体。所以我们在这里也要体会到,学习传统文化,一定不能肢解整体,搞得支离破碎,拿到一块就开跑,以偏概全地以为有所得,那就肯定不行。
我们这里讲《易经》,书院网站上有个网友发了帖子,谈了自己在《易经》上面的很多体会。《易经》其它的道理他不谈,只把《易经》的六爻纯粹分成天地人三才,说上两爻是天,中两爻是地,下两爻是人,完全用天地人来硬套,自己也建立了一套三才四象的理论,然后觉得过去诸家大儒解易都错了,只有自己是独窥大易之玄奥。我们说,六爻是可以有天地人三才这种解释的,但是历史上都把这种说法放在最后,因为从易卦六爻的结构上来说,还是根据上、下卦,根据八单卦相互组合而来的。如果把一个易卦强分为天地人三截,就把上下卦的格局打破了,八单卦也就不成立了,传统易学中的卦气之说也就不存在了。但是网上这个朋友就非要这么弄,还以为是自己独创的方法,其实是把整个卦象割裂开了,这样就势必走上歧途。
所以,我们不论学易还是学习其它传统文化,都必须要有整体的观念。就像我们上节课讲到如何判断卦爻时,讲到了得位、得中和乘刚、承柔的问题,也讲到了同群者孚,异群者应的规律。如果只从一个指标来看,比如只用得中的观点来说,有些卦爻明明得中,为什么爻辞不那么好呢?这就是因为没有把其它因素综合考虑进去。所以我们任何事都要整体观察,才能得出综合的结论。
八卦五行干支消息方位图
现在你应该清楚了,这个图的含义实在太丰富,它显示了从易卦到五行、天干、地支、方位、四季、月份的内容整合,形成了中国最朴素的一套科学思维方法,也是一套最基本的时空观理论。我们最初画起来的时候觉得很清晰,先是春夏秋冬,然后是木火土金水,然后加上天干的甲乙丙丁,再加上地支的子丑寅卯,再加上十二消息卦,这下就热闹了,让人觉得好复杂啊!遇到这种图,我们只要把类型分清楚,一个一个地查看来源,看清楚后就会觉得思路很清晰。
以上就是我们对文王八卦图的一个补充,也算是对中国传统的、朴素的科学思维进行一个基础性的学习。接下来,我们还是继续讲《系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