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品牌偷梁换柱 瞒天过海没商量

读者可能会说,这些企业都是行业的翘楚,一俊遮百丑,咋说都体面。如果企业没有什么人前显摆的嫁衣,该如何用品牌打动顾客呢?

小品牌的的导购员遇到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回答?先听我讲一个故事吧。

【故事】 卖牛肉夹馍的东北女人

从深圳到广州坐汽车有两个小时的车程,一天晚上,从客户那里出来已经是6:30,要赶7点的末班车回广州, 吃饭已经来不及了,不吃饭车上饿两个小时也不好受。最好的办法是路边买些吃的带在车上吃。

皇都广场的天桥底下就是一个站牌,我要等的公交车还没有开过来,人行道上三三两两的小贩有的在卖香玉米,有的在卖臭豆腐,经过短时间的比较,我向一个打着山西牛肉夹馍幌子的摊贩走去,本来想买个肉夹膜,走近一看她那些不干不净的制作工具,我马上改口说:“你给我拿一个馍,不要夹肉!”

“不夹肉一块钱一个”,听话听音,她一下子就猜透我的心思,“夹肉四块钱一个,夹肉的多好吃!”

“我知道好吃,但我不想拉肚子。”这么尖酸刻薄的话,说给一位来深圳讨生活的中年女人,我多少有些后悔。

她听了似乎也不介意,一边从草篓子里取烧饼,一边做出要夹肉的动作,用标准的东北普通话说:“你放心,我在这里卖四年了,都是从大超市里进的肉,我女儿放学路过这里,也是吃这种肉夹馍。”(这就是她的销售话术,凭借这几句话笑傲江湖许多年)

然后她停顿了一下,打量着我问:“夹些肉?”

听她这么一忽悠儿,我点点头,想着她的女儿穿着校服打着红领巾放学的样子,估计她也不会把乱七八糟的死猫赖狗往里面勾兑,于是,眼睁睁看着她麻利地把那滩用菜刀捣鼓得稀糊拉碴的牛肉抹到馍里面。接过来余温尚存的牛肉夹馍,丢下四枚硬币,我匆匆上车。

车开出五分钟,我狼吞虎咽把那个山西牌牛肉夹馍吃下去,又把号称含五个柠檬维生素的农夫山泉饮料一口气喝完,开始回忆刚才买馍的一幕,寻思这个卖馍的小贩怎么三下五除二就处理了我这个终端话术研究者提出的异议?

猛然发现,这个女人这套处理异议的话术其实很不一般。

我们共同分析一下:

其一,她在这里卖四年了,这说明什么?经营历史悠久,口碑了得。言外之意,若有人吃出问题,她早溜之乎也。

其二,都是从大超市里进的肉,又说明什么?大超市意味着原料正宗,安全卫生,质量可靠,就如同蒙牛牛奶来自蒙古大草原,农夫山泉来自千岛湖。

其三,女儿放学路过这里,也是吃这种肉夹馍。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你想想如果这肉夹馍吃了拉肚子,能让自己女儿吃吗?多么有公信力和说服力的证据。

其四,她打的幌子也非同一般,山西牛肉夹馍,一看就比较正宗,山西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实在、厚道。她无须支付地域品牌使用费无偿打出这个山西招牌,很容易让吃过正宗的山西牛肉夹馍的消费者产生品牌联想而垂涎三尺。对比之下,附近路边卖香玉米,卖臭豆腐的那两个摊贩就没有品牌意识。

车子颠簸了几下驶入高速公路,肚子开始隐隐作痛,是牛肉夹馍不卫生,还是农夫山泉“有点凉”,亦或是牛肉不能与柠檬一起吃,都怪自己饥不择食相信了人家的品牌销售话术。

一个卖肉夹馍的农村妇女还能整出处理品牌异议的四套话术,相信小企业多动脑筋,品牌异议问题也自然会迎刃而解。不过产品质量一定要弄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