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直播互动问答

(问题一)守望者:如何理解丰田精益生产方式,解决生产问题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时间 32:28

陈茹:

丰田精益生产方式可以形象地看作是一座房子(参考图书《丰田精益生产方式图解版》第4页)。房子的顶端是核心目标 —— 消除浪费、降低成本,这是整个生产方式追求的最终成果。支撑起这个目标的两根柱子,分别是自动化和准时化,它们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手段。自动化强调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减少人为失误,保证产品质量;准时化则要求在必要的时间,按必要的数量,生产必要的产品,避免库存积压和过度生产。

房子的基础由标准作业、多品种化生产和可视化管理构成。标准作业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一致性;多品种化生产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可视化管理通过班组看板等工具,让生产状态一目了然,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日常的 5S 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也夯实着生产的基础环境。而房子的核心是团队合作与现场改善,在这个过程中,尊重人才、尊重员工是一切行动的前提,只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推动生产方式不断优化。

丰田精益生产方式在降本中的应用 —— 以标准作业为例。

网友提出生产两万个塑料件,希望通过精益生产将成本从五毛多降到三毛多,这与丰田精益生产方式降本目标一致。在丰田生产方式中,标准作业是降本的重要抓手,它包含三大要素:

1. 生产节拍。

设立基准节拍,让生产节奏与市场需求匹配。例如原本按 60 秒的节拍生产,通过现场改善压缩到 50 秒,单位时间内产出增加,成本自然降低。

2. 作业顺序。

每一道生产动作都有标准作业指导书规范。从拿起工件、安装、设备加工到成品取出,每个步骤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和操作规范。不过,作业顺序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比如将拿取工件的时间从 2 秒缩短到 1 秒,调整工件放置位置,就能提升整体生产效率。

3. 标准手持。

根据设备是否具备自动顶出工件功能,确定设备旁或设备内放置在制品的数量和方式。有自动顶出功能,就按标准放置在制品,方便后续加工;无此功能,则需人工及时取放,保证生产流畅 。通过对标准作业三要素的严格执行与持续改善,在重复生产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优化流程,从而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以上对丰田精益生产方式的讲解涵盖核心架构与应用细节。如果你觉得某些部分需要更深入展开,或有其他修改方向,随时告诉我。

(问题二)提到精益就是丰田,中国有没有企业做的能够媲美丰田的?

陈茹:

日产、广汽本田、广汽丰田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说纯国产企业的话,汤臣倍健也还可以,作为保健品企业,在生产管理上有一定成果,也存在提升空间:

现有生产管理优势:在物料分工、运输及作业执行方面有严格规定。物料从进厂开始,就有明确的分工流程,按规划精准运送到生产线,工人严格依据标准作业规范拿取物料、开展生产,确保了生产的规范性和有序性 。此外,企业在物料配送环节,实现了将物料直接运送至工人手边,减少了工人往返取料的时间和精力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现存问题与不足:虽然运用了部分精益生产理念,但尚未完全掌握其精髓,仍有优化空间。目前的生产管理模式距离精益生产所追求的零浪费、高效协同等目标还有差距,未能将精益生产的全部优势发挥出来。

未来改进方向:企业意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粗放式管理会造成成本和资源浪费,因此希望实现日料日毕,避免仓库积压。同时,计划引入更多低成本自动化装置,替代部分人工操作,例如原本需要五人完成的搬运工作,期望通过装置优化后仅需三人,以此降低人力成本,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不过,目前企业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更好地选择、应用这些低成本自动化装置,以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还在不断尝试和摸索中。

日资合资企业在精益生产等方面表现出色,值得学习借鉴。建议有条件的话,可以到日产、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等企业参观,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有价值的学习中,汲取先进经验,助力自身发展。

(问题三):中日企业在低成本自动化应用上的差异 时间:1:29:15

1.日资企业

1.      应用广泛:尤其在物流、上下料、仓库管理方面。

2.      生产模式:采用拉动式生产,后工序到前工序取件,前工序按后工序取走的数量生产,中间无在制品或在制品很少,节省成本。

3.      物流管理:通过推车、斜道滑坡等将物料送到作业者手边,无需来回搬运,有专门的物流团队定时送料。

4.      品质管控:成品合格率高,达到 95% 99%,自工序把握,不把不良品留到下道工序,检查时间少。

5.      设备调试:时间短,试模件数少,注重设备精度和改善,减少废品产生。

6.      防错设计:在产品检验环节大量使用,防止次品流到下道工序。

2.国内企业

7.      生产模式:大规模生产,库存占用资金多,物流和仓库管理存在缺陷,定量毛糙,积压严重。

8.      自动化应用:部分企业投入低成本自动化工具料台,但做工不精细,容易坏,维修成本高,设计时未考虑耐用性和补偿机构。

9.      成本浪费:现场工人和管理者存在浪费现象,如纸张使用不充分、加工废品处理不善等。

10.   品质管控:依赖巡检、出库检等形式,品质人员较多,自工序完结意识不足。

11.   设备调试:试模时间长,废品件数多,浪费严重。

(问题四):50公斤的胶水桶从车上搬下来卸货,有无合适的装置  时间:2:17:33

陈茹:

想设计一个斜面装置,将桶固定在斜面上的夹具中,通过夹具沿斜面滑动运输桶,避免晃动或洒落。若运输高度不高,可直接制作斜面,让桶固定在夹具上沿斜面推动。可结合链轮与配重机构:当桶推至斜面末端时,链轮带动链条和配重,利用重力实现自动下落,减少人工搬运。

书中有斜面运输装置,但夹具需自行设计。需确保桶固定在夹具中不晃动(例如通过卡扣或卡槽设计),若担心滑动不稳,可在夹具底部安装小轮子,配合配重系统实现自动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