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企业文化,很多小伙伴马上联想到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不少人直观的印象,事实上,核心价值观只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部分。什么是企业文化?我们先来看一个经典的对话,源于电视剧《亮剑》第十五集(李幼斌主演,总共30集)中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的背景是李云龙的独立团团部被日本特种兵山本一木大佐带队偷袭,政委赵刚负伤,村里的三百多名老百姓被枪杀,士兵死伤惨重。李云龙聚集武装力量组织反击,攻打日军据点平安县城。攻击平安县城大捷后,李云龙带着魏和尚去医院看望政委赵刚时,两人展开的一段对话。大意是这样的:
赵刚:“说实在的老李,我应该向你学习,培养自己能干大事的性格,我发现,一支部队,也是有气质有性格的,而这种气质和性格是与首任军事主官有关,他的性格强悍这支部队就强悍,就嗷嗷叫,这支部队就有了灵魂,从此以后,这支部队不管换了多少茬人,它的灵魂仍在。”
李云龙:“有道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要说魂,只要我在,独立团的兵就嗷嗷叫,遇到敌人就敢拼命,要说哪一天我牺牲了,独立团的战士也照样嗷嗷叫,我就不相信,他们从此就变成棉花包。为什么呢?因为我的魂还在。”
赵刚:“是啊,山本一木不懂这个道理,他以为凭他几十号特种兵就能打垮独立团,他以为端掉独立团团部这独立团就不存在了,可事实上他还没来得及逃回太原就被独立团追上干掉了,你李云龙是有仇就报的性格,那独立团当然也是如此,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不适合独立团,独立团是有仇就报,马上就报,你给我一刀我反手就是一剑,公平合理,决不欠债。”
李云龙:“还是那句话,一个剑客高手和咱对阵,就是明知是个死也要亮剑,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脸,要是不敢亮剑那才叫丢脸。”
赵刚:“亮剑,亮出的是气势,是胆略,是男子汉的精神。”
李云龙:“说得好啊,老赵。”
李云龙跟赵刚讨论的话题,翻译成企业管理的语言,应用到公司管理上就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性格、气质,是企业的灵魂”。在《亮剑》大结局的时候,李云龙在毕业论文演讲的时候再一次强调了这个意思。大致意思如下:
李云龙:“同志们,我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亮剑。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方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事实证明,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和气质,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空军第十六航空团,P三十九飞蛇战斗机大队,竟产生了二十名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王牌飞行员,与此同时,苏联空军某部施乌德飞行中队,产生了二十一名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模范飞行员。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逝人员更迭,这支部队的灵魂永在。同志们,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军魂。我们进行了二十二年的武装斗争,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我们靠的是什么?我们靠的就是这种军魂。我们靠的就是我们军队广大指战员的战斗意志,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深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精神就是我们这支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李云龙在他的毕业演讲中提到了军队的优良传统是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是以集体的形式出现原因是都受到同样的优良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和气质,这些都是文化的体现,只是置身的环境不同,军队有军队的文化,企业有企业的文化,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