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仁、勇”三种德行

既然五伦是人间社会的基本原则,是“天下之达道”,那么,一个人要具有什么样的品德,才能把它做好呢?才能在这五达道上通行无碍呢?“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这里主要讲了“知、仁、勇”三种德行。这三达德可以说是儒家修养的绝世武功,如果把这三样修好了,就太了不得了,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

“知”,智慧,不是世间的这些小聪明,而是大智慧。如果一个没有智慧的人,不要说让他明白“知、仁、勇”的道理,让他听都不会来听。“知、仁、勇”多少钱一斤啊?我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管你什么圣贤之道,这些有什么用?所以,我们一般说这个人聪明,指的是小聪明、小算计,小聪明实际上是大愚痴啊!比如我们给别人介绍,说每周到书院来学习传统文化、圣贤之道,很多人一听就觉得学这些做什么啊?每周拿半天时间来听你这些说教,还不如打打麻将、找朋友喝酒喝茶。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会意识到我们传统文化的珍贵,这套东西从几千年前流传到今天,如果是没有用的东西,大浪淘沙早就没有了,怎么可能还会流传下来?而且,每一代最优秀的人在这个传统文化里面,都学习吸收了太多的经验和养分,得到了太多的人生智慧。所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往往表面看不出来,这叫大智若愚,四川人说“一脸憨相,心里嘹亮”。

今天勇哥没有来,只要勇哥来了,每次一见面就是点头哈腰的,随时的口头禅都是“给你添麻烦了”。实际上,勇哥聪明透顶,他到我们书院来的时候,刚好冯老师讲《庄子•齐物论》,他学了马上就能用,而且用得非常好。所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才能信这个传统文化。

佛家讲“信、解、行、证”,这是佛家的修学次第。对佛法大智慧,首先要信,信为道源功德母,一切功德从信心中来,因为你只有信了才会学,真信了才会真学。信而能学,学而能解,解而能行,行而能证,最后就是证道,就是得道了。

学习儒家经典,乃至学习一切传统文化,也是同样的道理。现在的很多人,生活、家庭事业等等,外人看来都非常羡慕,条件很好,但经常心里不痛快,经常烦恼不断。你问他为什么?他也说不清楚。实际上,他就是缺乏了这么一点点东西,就是缺了这么一点点“信仰”,生命没有归属感,就没法体会到人生的大智慧。

那么“仁”呢?“仁者爱人”。上面说过“亲亲为大”,虽然我们表现出来的仁爱之心,它是从自己的亲切处出发,从亲人到朋友、到同事等逐渐扩大,但是,仁爱之心本身是一味平等的,是不能有私心的,是众生平等的。仁爱之心本身应该是心怀大爱,仁者无私,仁者无畏,仁者无敌,没有任何人可以战胜一个心中充满大爱的人。

基督教里面,耶稣最后被钉上了十字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了救赎人类的罪孽才被钉上十字架的。《圣经》里面的这段描写很深刻啊!当刽子手把他往十字架上钉的时候,他的左右是两个同时被处死的盗贼,这时,耶稣就祈祷了。别人问他在做什么,他说我在祈祷上帝原谅这些害我的人,因为他们没有智慧,他们不知道他们做错了。这就是充满仁爱、充满大爱的表现。当然,《圣经》后面又说耶稣复活,这个就是信仰层面的事,我们说不清楚,但起码耶稣的精神是复活了,而且流传到现在,成为整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之一。特别是西方世界,整个精神信仰就是被基督精神所照亮、所支撑起来的。

我上大学的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圣雄甘地》,当时激动万分,出了电影院还以泪洗面。甘地这个人太了不起了,真算得上是近代历史上的东方圣人!这么一个又黑又瘦又小的老头儿,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大英帝国,完全是通过和平的方式、非暴力的方式,使印度民族能够独立起来。当时大英帝国的警察面对手无寸铁的老头,硬是没有一点办法,因为他不怕死,无论用什么手段对待他,不管是打他也好,骂他也好,他都用一种祥和的、慈悲的眼神看着你。警察也是人啊!最后,警察们拿着棍子的手都在发抖,打不下去了。这就是仁慈的力量!这就是仁者无敌!

“勇”,只有在智慧和仁爱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英雄之气,这才能称为儒家之勇。你一介莽夫,动不动就打架斗殴,就像《水浒》里的黑旋风李逵,天煞星转世,见人就砍,三天不杀人,走路没精神,这是莽夫、粗人、匹夫之蛮勇。儒家的勇表现在哪里?表现在他能够战胜自己、能够承担命运,就如同耶稣有勇气承担受难的命运一样,就像甘地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却有勇气面对生死、有勇气承担民族的使命。所以,只有胸怀万民苍生的人,才是真正儒者之大勇。

我们讲《中庸》第十章的时候,讲到了“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这实际上就是从智慧和仁义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强弱的,并不是以力气论。精神力量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这里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