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中庸》第二十八章“明道”
前面讲的是修身,儒家修身的根本目的,就是这一章说的“明道”。那么,明道又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行道。所以,明道、行道,是儒家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
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过去称之为士,实际上,必须是有志于道的人,才能称为士。中国的传统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士是最高一等人,一般是指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但是,光有知识文化还不够,士的终极目标是“志于道”。要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传统知识分子,你的心思应该放在道上,必须在明道、行道上做足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