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盘点工作的结果无外乎三个。第一,盘准,账实无差异,皆大欢喜。对于管理规范,出入库操作有充分流程支持和留痕的仓库来说,盘准是主旋律。第二,盘盈,实际库存高于在账库存。第三,盘亏,也就是实际库存低于在账库存。
盘亏和盘盈,都是仓内操作失误造成的库存差异,并不是说盘盈就比盘亏好,这是不对的。两种结果都需要在仓内做追溯,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差异,尽量搞清楚。当然,差异的追溯不是为了追责,而是找到管理的问题点,在后面的管理工作中尽量规避。两种情况有所区别,盘盈毕竟是货在自己手中,是可控的,更多的是管理漏洞,但是企业在实际中并未受损。追溯的主旨可以完全放在找到管理漏洞上。但是如果是盘亏,则需要按照一定的限度去评估,是否需要追溯责任人的责任。因为盘亏是企业的直接损失,需要企业承担额外成本。
当然,人难免出错,尤其是仓内工作琐碎繁杂,而且高峰期工作量暴增,都会造成仓内的工作失误。无论是盘亏还是盘盈,在所有仓库内几乎都会出现,并不奇怪。组织者对于仓内的盈亏结果也不必上纲上线,可以以平常心看待,只要在一定的范围内,都可以看作是正常情况。
此外,对于盘亏和盘盈两种结果,都要给出处理方案。盘盈部分要对盈余商品进行拆解,看看哪些是上游供应商多送的,和供应商核实,重新完成补订单工作,或退回供应商。如果是向下游客户处少发货物,要沟通客户,确认是否还需要货物。如果需要,则按订单补发;如不需要,则按订单退款;如货款未付,则将订单取消,账目拉平。还有可能确实找不到盈余节点,可以将商品放在暂存区暂存,在一定时间内还没有明确原因,则可以将其作为库存转入销售。
盘亏部分同样需要追溯,找到盘亏原因。如果是管理者的责任,在公司许可的范围之外部分,由管理者买赔。如果是免责范围之内的,由企业承担,计入管理费或成本。属于产品自然消减,则计入财务费用项,冲抵管理费用。
盘亏和盘盈都是差异,是常见的盘点结果,产生的原因比较多,完全避免的可能性比较低,所以仓储管理者要有一定的容忍度。至于说如何充分地降低异常率,则需要按照前面讲过的仔细梳理流程,确保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