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经销商要想使其团队把“行销”长期良性的坚持下去,就必须及时兑现其所制定的各项“行销”激励政策。否则,“行销”将无从谈起。
如果家具经销商老板不能做到这一点,你所设定的“行销”体系及其各项制度就不能完整地执行下去,甚至是形同虚设。最后的结果是“行销”团队跟你捉迷藏,按照你的体系做,但是不出业绩,说白了就是走形式。因为在他们眼里,你就是在“玩他们”,因为你承诺的奖励政策不及时兑现,甚至不兑现。
我的一个客户就是这样做的,还问我为什么近两个月的销售额较以前下降了近一半。我反问了一句:他们达成目标的奖励兑现了吗?他说没有,原因是近一段时间太忙了,没顾上汇总那些奖励。
没顾上汇总那些奖励,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把员工的利益不当回事儿,员工为什么给你努力工作。
恰恰是这两个月的激励奖励没兑现,这两个月的业绩就急速下滑。据员工反馈,原因是老板嫌员工赚得钱太多了,近两个月找各种理由扣员工的钱。在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及时与老板做了沟通,老板表面上说马上兑现,可是迟迟不行动。
看不到希望的员工,有的干脆辞职不干了,有的去了竞争对手那里。竞争对手的老板给的工资居然是翻倍的(因为同行都知道这个卖场的员工优秀,训练有素),平时也常有竞争对手挖人。
老板挣大钱,员工挣小钱(虽然员工在当地同行中的收入是最高的,甚至个别员工的收入会高很多),但是老板也不能不兑现承诺。这让我想起了一句经典的话:当员工收入最高时,成本是最低的。老板不想办法让员工赚钱,员工就想办法不让老板赚钱,谁的损失更大?员工还可以选择跳槽,老板可以吗?即使招聘了新员工,能迅速胜任工作吗?
不及时兑现承诺的结果就是自己门店的业绩下滑,把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员工逼到竞争对手那里。
每每想到那个老板,我就有点难过,辛辛苦苦建立起的完整的“行销”体系被他破坏了,我除了替他惋惜也做不了什么。
我从这件事上得到了深刻的教训,一个外部的第三方,无论再优秀,没有一个优秀的客户,你所做的所有优秀的方案,最后都可能是个悲剧。
在此提醒各位老板,千万不要担心员工赚钱太多,当你设定的激励政策是正比例关系的时候,员工赚得钱越多,说明你赚得的钱越多,千万不要为了省钱逼走你的优秀员工。因为你的员工优秀,你才是当地的老大,你给员工的薪资标准参照不如你的同行,这本身就说明你在走下坡路。
激励政策一定要及时兑现。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