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为什么高潜牛人的创意会经常被公司组织压抑?
我们该为释放他们的创意做些什么?
高潜牛人的复杂性,让他们有一些很难被常人所理解的特质。这些看起来有点“怪异”的特质,往往会让高潜牛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招人喜欢。离群、刺头儿、不知眉眼高低,或者傲气冲天让人难以接近,往往会让这些人不被重视,甚至被称为“异类”。
异类可不是什么好词。不管在哪种文化里,异类在以“群体性文化”为主流的人类社会里,都是被排挤的对象。他们新奇的想法和研究成果,则会被认为是“异端邪说”。拒不承认和坚持自己想法的人,还会被烧死在大教堂外的柱子上。1592年,乔尔丹诺•布鲁诺被当成异类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直到400年后的1992年,才得到罗马教皇的平反。
当然,这种情况不止发生在欧洲。任何地区,敢于提出与时代主流观点相左看法的人,都会被当成攻击的对象。人们就是不喜欢那些和自己不同的人,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学诱因是:大家都生活在一个环境中,凭什么我遵守规则,你就非要“与众不同”,招人厌恶呢?
“鄙视”异类的人,刚好是有权利、有地位的公司领导或者其他类型的领导者,就会主动排斥复杂的高潜牛人,从而阻碍自身的发展。
事实上,在高潜牛人聚集的组织里,几乎都有一位自己本身具有高潜牛人特质的关键创始人。他们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地位”,正是依赖于自己不为规则所困的想法。因此,也特别能理解其他人的与众不同。
高潜牛人的特质让我们很容易就把他们在芸芸众生中辨认出来。你要做的只是去考察他们奇谈怪论背后,是否存在一个精心构建的“操作系统”来支撑他们的言论。操作系统的优劣决定了他们是否真的有能力把自己的计划变成现实。否则,“奇谈怪论”可能就是毫无意义的思维发散。高潜牛人通过学习力和思考力构建了这套“操作系统”。它的逻辑越严密, 就越能证明高潜牛人“学习力和思考力”的强大。
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可以遇到一些奇谈怪论的家伙。这些人的脑袋里,总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想法。当一群人在一起讨论某个问题时,他们总能给出与众人角度完全不同的言论。这种行为会让他们在庸人面前屡受打击。而我,更愿意用“何以见得”发问,来了解他们奇谈怪论背后的操作系统。
很多高潜牛人在别的场合抛出自己观点后,常常因为被打击而默不作声。遇到真诚地发问后,才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观点背后的故事。只要耐心听他们说完,我几乎总是会有一种被“电”到的感觉,深深惊讶于他们的思考深度,就像发现思想的新大陆一样兴奋。当然,如果你能够对他们的操作系统做出补充,不但自己会有极大的成就感,还可能引发他们心底里对你的佩服和喜爱。
让多数人觉得你还不错,不如让少数人觉得你无与伦比。特别是当这些“少数人”是具有学习力和思考力的高潜牛人时,很可能因为彼此欣赏,你还可以获得优秀的人才,让自己梦想成真。
这真是一个特别奇怪的现实。一方面,任何公司和企业,乃至国家和政府机构,都在花费巨大的精力寻找高潜牛人,希望通过人才的加入,来扭转目前经营或运营困境;另外一方面,在这些机构和团体里的天才们,正在被排挤和压抑,直到“泯然众人矣”。
错误的管理方法,正在用一种强大的暗力量把组织内部的人都变成同一类人。
削足适履,时刻都在上演。几乎每个大型组织中,都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为了给本书增加一点趣味性,我决定举一个近乎于“香艳”的例子,来说明“被压抑的高潜牛人几乎到处都是。
2012年,在一家营销策划顾问公司工作的我,接到一家酒店管理公司的顾问请求。
这家公司在位于某大城市最繁华的闹市区,用一笔在当时近乎天文数字的投资,打造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并从世界顶级的酒店品牌管理公司挖来了整个优秀的管理团队。
大笔投资,并没有让酒店在开业半年内获得预期中的收入。极低的订房率,别说实现盈利,就连想要达成“覆盖基本的支出”这个目标,看上去都成了一个遥遥无期的奢望。酒店的管理者决定聘用外脑,来帮助诊断目前的经营难题。
在进驻酒店调查的第二周,我的顾问团队就发现了问题所在:酒店的品牌定位和房间的装修氛围十分不符。
管理层的目标是想要打造一个国产版的“希尔顿”高端商务酒店品牌,但整个房间的装修,却处处体现出“休闲”甚至颇有“情人”酒店的画风。比如,在套房或者中高级的房间里,浴缸是透明的,且与床一起摆放在房间的中央;床边自带纱帘,多数是粉红色的;高级房间里还设有一个大大的吧台……所有房间装修设计要素,都在突出休闲或者充满着性暗示。我想,一位高级商务人士,应该很难在这样的酒店房间里和下属一起谈论工作吧。
当然,从订房数据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虽然,在飞往这座城市的航班上,在城市里两个国际机场中,酒店都投放了大量广告。但从每月寥寥无几的订房记录中,很快就可以看出持本地身份证的订房客人,远远超过外地旅行者。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摆在酒店管理公司高层面前的有两个解决方案:一种是修改装修风格;另外一种是改变酒店的品牌定位。前者的成本很大,而作为城中第一家另类风格酒店,选择后者则还有机会一改经营的颓势。
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管理层选择了“更改酒店品牌定位”的方案。于是,营销重点要放在本地,且以休闲酒店和情人酒店为主题策划广告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策划是整个项目最难的地方:一方面,设计不能低俗,这会有损于酒店的品牌形象,且会受到广告法的约束;另外一方面,为了清晰地展示出高端情人酒店的特色,又不能没有香艳的暗示。面对两难的境地,顾问团队中水平最高的平面设计师和策划师都一筹莫展。大家通过头脑风暴,从包含水果、动物、植物、建筑物等一系列创意中寻找最合适的平面设计方案,却始终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方案。它们不是过于肤浅、充满色情的味道,就是暗示不清晰让人摸不着头脑。
于是,我决定把这项讨论参与成员的范围扩展到这家酒店管理公司的所有员工当中去。为此,特地向高层申请了20万元奖金,希望能从更多的人的头脑中获得好创意。
最终,这家公司里一位任职前台接待员的年轻姑娘,提供了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上佳方案。她认为,可以以一枝倾斜的粉红色蜡烛为平面设计主图案,这支蜡烛的下方还要有几滴正在滴下的蜡滴。最后,再加上一句“我们这里很安静、很安静、很安静…”的文案,作为整个平面设计的创意。她解释说,虽然大多数普通人并不清楚这个广告文案的含义,但有特殊癖好的客户,一眼就能看懂这幅平面设计的内在含义,不管客人来自于哪种文化背景,都能立即明白。而所有这些客户,是情人酒店最直接的目标客户群体。与此同时,平面设计显然又不违法任何广告法所规定的条款。
她的创意得到了大家的首肯。我的营销顾问团队围绕这次广告投放策划了一些促销方案。两周后,这副平面广告出现在酒店周围很多写字楼的电梯里。又过了2-3天,订房电话就被客户打爆了。
据说后来从这个平面设计思路衍生出了一整个系列的设计,有皮鞭系列、网袜系列等。同时,这家酒店因为其“低调而放纵”的香艳形象,成为都市男女约会的高端场所,一举扭转经营困境。
这位赢得了20万元奖金的前台接待员,后来成为某著名营销策划机构的高级创意顾问。她当初在酒店管理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上班时,正是由于第一个提出酒店的装修画风不对,被认为是“脑子里充满肮脏想法”的女人,还被“发配”到前台做接待员。人力资源部门一群以白领自居的女士们,容不下一个对酒店本质观察得如此“仔细”的年轻人。
事实上,高级创意在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而不在于其表现形式。因为敏锐的观察而被“压制”,是大公司的通病,也是公司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
复杂的高潜牛人百无禁忌。他们不会因为表达与众不同的观点而感到害羞或不好意思。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正是因为这样才诞生的。百无禁忌并不能伤害“价值观”。一家企业的价值观正确,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正确,在相同价值观念下,百无禁忌的言论自由,恰恰是有益创造力的来源。
相反,如果组织里充满了缺乏智力安全感的领导,这个组织就只会奉行一种思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数字化时代,在激烈变革频发的商业环境中,这一套早就难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了。最有创造力的公司、社会、国家,往往是对不同观点最宽容的群体。
作为企业管理者或者其他机构的管理者,只有能够保持开放心态,接受甚至主动去寻找“与众不同”的好想法,才能确保自己组织的创新力。无论这个想法是来源于刚刚加入公司的年轻人,还是地位不高的普通人。互联网和数字时代的很多洞见,正是由网络平台上万千普通用户发出的“牢骚和抱怨”提炼而成。
推己及人,任何人都曾经年轻过,也曾经充满着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压抑这种想法,就等于放弃了创新机遇,当然也就会经常视“高潜牛人而不见”。这会让你失去具有学习力和思考力的人才,从而错失发展的良机。
当遇到不同意见时,不妨听听意见提出者怎么说?或者可以让他尝试着证明一下他的看法。也许,这就是新机遇的来源。坚持压制不同想法,可能几年后,它就会以“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面目,重新出现在你的世界里。
科技对个体的赋能,让此类事件发生的概率,远远超过你所能预期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