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合作伙伴,主要是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合伙伙伴有哪些资源或者能力是企业自身所没有的。在传统的战略分析中,对合伙伙伴的关注很少,而在今天合作伙伴分析已经成为战略、商业模式创新设计的重要一环。首先,我们从资源谈起。
资源拥有多种属性,例如社会属性(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和自然属性(包括形态、时间、空间、功用/内容),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就是利用了资源时间和空间上的可分性,本质上对一个生态系统中拥有不同资源与能力的主体的资源优化。一个企业拥有的资源能力对于企业战略至关重要,很多产业中都有一些企业获得了超过本行业平均利润的利润率,赚取比同行更高的利润需要资源和能力的支撑。长期以来,理论对资源与能力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公认的是巴尼提出的VRIO框架。该框架认为,企业的资源(包括能力)的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三个基本属性是决定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标准。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可以用表8-2表示。
表8-2 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价值性 | 稀缺性 | 难以模仿性 | 竞争意义 |
否 | - | - | 竞争劣势 |
是 | 否 | - | 竞争均势 |
是 | 是 | 否 | 暂时竞争优势 |
是 | 是 | 是 | 持续竞争优势 |
在第一章中已经提到,巴尼是通过用VRIO判别矩阵对资源与能力的价值性(V)、稀缺性(R)、难以模仿性(I)来进行评估并识别出企业的核心资源与能力的。其中,价值性是指资源和能力是否可以增加价值,稀缺性是指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是否稀缺,难以模仿性是指有价值并且稀缺的资源和能力是否容易被别人模仿,巴尼认为只有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及难以模仿性的资源和能力才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巴尼的研究为人们增进对竞争优势的理解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在此之前,根据判别矩阵,没有价值的资源是竞争劣势,有价值但是并不稀缺(你有我也有)的资源是竞争均势,有价值且稀缺但可模仿的资源(我有你没有,你难以模仿我需要一定的代价)的资源是暂时竞争优势,有价值且稀缺同时难以模仿(我有你没有且难以模仿我)的资源是持续竞争优势。
因此,可以把资源与能力称为竞争优势的两个基本假设(流动性与异质性,前面已经分析了资源的流动性),以及成为竞争优势的关键特征(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如图8-7所示。
图8-7 企业资源的重新认识
过往由于资源难以流动,在位的大企业一旦通过某些方式拥有某种资源(例如通过长期研究)很容易形成对中小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中小企业要想挑战大企业则困难重重,而当资源具有了“流动性”之后,大企业维持上述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就不再存在了,因为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交易”而获得这些具备“三性”的资源。换句话说,原本需要付出巨大时间和成本才能积累的资源,这一壁垒在资源可交易之后轻松瓦解。这就是今天我们进行战略规划必须高度重视合作伙伴的根本原因。在Iot时代,华为与小米分别用两种方式(前者通过纯粹合作的方式,后者通过参股不控股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智能硬件生态系统,就是经典的案例,两家企业都没有“一体化”自建的方式,而是充分利用生态系统合作伙伴的资源和能力来布局智能硬件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