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药品销售面临的八大核心形势 时间27:53

(一)人口结构变革带来的挑战

未来十年,65 - 75 年出生的人口将增加 2.7 亿,这是人口增长的主要群体。而中国 60 后、70 后、80 后出生人口均超过 2 亿,90 后接近 2 亿,随着这部分人口的逐步老龄化,未来 40 年中国人口可能降至 10 亿以内。与此同时,慢病呈现年轻化趋势,环境、饮食等因素导致生活习惯改变,肥胖人群增多,且 2022 年出生率低于 1000 万,2025 年恐不足 900 万,人口下降与老龄化交织,对药品销售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二)需求模式从治疗向预防康养转变

国家开始倡导减重等健康管理理念,需求正从传统的治疗向预防、美丽、康养领域转变。然而,目前该赛道虽已显现,但成功的品牌机构较少,大量保健品存在违规夸大宣传现象,今年多家保健品公司被查处,导致消费者对私域、直播营销产生信任危机,市场潜力尚未被大规模激发。

(三)产品竞争格局加剧

高增长品种难寻,存量品种竞争愈发激烈。以修正、葵花、仁和等为代表的大贴牌生产企业,去年销量均出现百分之几十的暴跌,原因在于大型连锁公司纷纷自行贴牌,恒昌等集团公司也向单体药店和小连锁贴牌,挤压了工业贴牌的生存空间。而像药匙方、药子帮等公司通过参与贴牌实现扭亏为盈,凸显了独家产品在竞争中的重要性。

(四)价格体系面临崩溃危机

疫情以来,价格体系基本崩溃,线上无序低价补贴现象严重。尽管中央经济会议提出要打击无序低价竞争,但实际执行中存在诸多问题,小企业维护价格体系被指责为垄断,而大企业的补贴行为却未得到有效遏制,这使得企业若没有价格体系支撑,独家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将难以为继。

(五)渠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线上高增长时代结束,线下渠道整体下降,传统的动销模式已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私域公司通过精细化、私域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运营实现快速增长,但行业内对公转私的认知度极低,懂私域操作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这也正是私域市场的潜力所在。

(六)医保政策压力持续增大

集采持续推动药品降价,医保统筹政策收紧,导致呼和浩特 700 多家药店退出统筹,药店经营陷入困境。新的经营模式尚未形成,传统的等客上门模式已无法适应市场变化,药店转型面临专业知识匮乏、对互联网和私域知识怀疑等多重障碍。

(七)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消费

大部分地区出现消费降级现象,银行存款持续高增但利息下降,消费市场呈现严重的分化态势。这直接导致零售市场整体下降,线上增长也乏力,药品销售面临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挑战。

(八)行业专业能力不足制约发展

药店老板专业度欠缺,在引流过程中缺乏精准定位,将不具备消费力的人群引入,导致转化困难。对私域营销的流程和方法不熟悉,缺乏专业化操作能力,同时又担心违规被罚,在转型过程中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