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是一篇赞辞

这一章,也基本是对《易经》的一个赞辞,但是和前一章相比,就没有那么精彩了。我在准备这一章的时候,也产生了一种感觉,觉得这一章和前一章,完全是两个人写的东西,不在一个档次上。为啥子呢?我们下面简单来说一下。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这里的“御”就是驾驭、限制的意思,引申出来,就是界限、边际。这一句就是说,易这个东西非常广大,非常了不起,你说它远到天边,也没有什么能够界限它,因为它是无边无际的,就是这么样的感觉。

“以言乎迩则静而正”,迩就是近的意思,以言乎迩,就是说可以近到没有距离。什么东西和我们没有距离呢?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精神。这句的意思就是说,易道这个东西,近到了极点,就是一种澄净、安静,同时又纯正不邪,是这样一种感觉。所以说是“以言乎迩则静而正”。总体上来说,易道这个东西就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远可以远到没有边,近可以近成零距离。用程子赞叹《中庸》的话来说,就是“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放开之后,天地之间无所不包,无所不到。弥六合,弥就是充满的意思,六合就是四方上下。精神状况放开了,整个空间都可以充满,无处不到;精神状态要收敛的话,就可以退到无人知晓、连自己都不知晓的地步,到了最秘密的地方。

“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就是说,把易道放在天地之间,那一切东西就不用说了,都让易道说完了,全部包括进去了。以上这一段,就是从广、大、远、近这几个角度来赞美易道完美无缺、一切无不完备的功能。也没有多少具体的深意,总之就是个赞扬话。

下面一段“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这是乾卦所比喻的物象,在安静的时候就成为浑沌一团,这个专,通抟,指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像《庄子》里面说的中央之帝浑沌还没有开窍时候的状态。“其静也专”,也可以说是静到了一个极点,乾要静到极点的话,就是没有感觉,找不到的。“其动也直”,就是说乾卦要动的话,是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的。“是以大生焉”,正因为这样,才能生发万物。“大生”就是天地万物、一切东西都是由这里生发出来的。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坤卦之象是什么呢?“其静也翕”,我们经常说一张一翕,张就是打开,翕就是关闭,也有收缩、收敛、收藏的意思。坤卦安静的时候,万物都收敛在其中,坤卦一旦动起来,就处于辟,也就是开放、开辟的状态,所以可以产生很广大的包容性,所以是“广生焉”。

上面这几句,本光法师认为不好,说得有些似是而非。方山易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乾坤分开了说,分开了配,比如乾配大,坤配广,这样分开不好。乾是静专动直,坤是静翕动辟,这个说法也很牵强。实际上在成象之后,乾坤二卦是有具体所指的物象。比如乾卦指的是天,坤卦指的是地,天地乾坤的感觉,也并非是一静一动、一开一合这么机械。在古卦辞、古爻辞里面,也找不到这个说法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