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时间的运转其实是单一方向、线性进程的。所以,任何一个人无法从客观上对时间进行左右或者调控。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利用时间,在主观层面完全可能对时间的运转模式进行有限度的调校——前面所探讨的时间管理矩阵及多线程工作方式,就是很重要的调校方式之一,只不过侧重将线性进程调校为平面,甚至立体进程。
接下来作者简单与读者诸君分享,调校时间运转模式的另外一种尝试性的思路:将单一方向调校成多维方向。
举个例子:当我们在设计、编写一份培训教材的时候,一般而言,会将相关理论资料或者其他感性素材聚焦到当下的课程主题中,甚至穷尽一切可能的角度为该主题服务。但是,如果我们在认知上愿意尝试,你会发现,同样一份资料不仅仅可以对接当下课程的主题,很有可能为过往某一次课程中的某一个节点提供了新的阐释(演绎)视角,更有可能为将来某一次课程的某个节点储备了一份资料。
作者在近些年的课程中会在不同的课程节点中,反复提及两个非常重要的观念:问题追溯意识和自我训练意识。
其实,问题追溯意识这一观念最早的触发点是,在指导学员做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环节中。我发现,其实这一意识的建立同样适合其他一些技能改善方面的训练。比如:当我们在内容演绎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有问题追溯意识的伙伴就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找到改善的切入点。
同样,自我训练意识的提出,最初也是源于指导学员运用不同层次的眼神这一节点上。因为哪怕我在课堂现场一次又一次地示范,并指导学员伙伴多次练习,仍然无法在短时间内让学员掌握不同层次眼神的运用。实际上,所有的学员伙伴在日常的生活场景中,常常能够无意识地运用各种层次的眼神……事实上,自我训练意识不仅仅能够帮助学员找到运用不同层次眼神的方法,在其他很多技能改善方面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即将结束本章内容(即时间管理)的探讨之前,作者还是愿意用一首打油诗来做总结:
时间管理都知道,无奈茫然做不到;
若问根源在何处,愿景使命缺席了;
其实工具随处有,关键还是习惯少;
逐步养成有希望,美妙人生开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