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项目的绩效信息,是为了持续改进,信息要想有用,就必须及时、容易获取、易于吸收和领会,并加以展示,以便正确表达出与信息相关的不确定性程度。带有图形的可视化显示可以帮助干系人吸收和理解信息。
陈恭打算利用看板来跟踪记载和展示项目的信息,他去和马丁讨论,是使用电子看板工具,还是使用纸质的物理看板。
马丁很直接的给了他一个答复,要在人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的地方发布信息,而不是仅包含在进度工具或报告工具中,所以尽可能使用物理看板。
(一)菜多多团队的信息发射源之一:燃尽图/燃起图
马丁指出,电子看板是一种信息发射源,是一种可见的电子展示工具,可向组织其他成员提供信息,从而实现及时的知识共享。信息发射源应该易于更新,并且应该经常更新。它们通常是“低科技高触感”,它们可以是手动维护的,也可以是在电脑上操作生成,但应该非常简便操作,不应该在信息发射源的更新上花费什么操作和时间成本。
燃尽图可以说的上是最直观的信息反射。它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现了剩余的工作量(y轴)与时间(x轴)的关系。让我们感兴趣的地方在于对燃尽图的分析可以揭示很多问题,比如团队的表现如何、如何进一步改进等,它有助于把握团队的进展情况。燃尽图功能大体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团队是如何制订计划的,在一个sprint中,团队对计划是如何执行的。作为团队,燃尽图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大家的工作步调是否一致,通过燃尽图还可以知道团队哪些地方还有不足,还能进一步提升。
燃起图将团队成员的工作成果直观地展现出来,因此,某种程度上燃起图不仅仅展示了项目进度,也是对团队成员的一种激励形式。从燃起图里可以找到工作状态的典型信息:多少工作完成了,多少正在开展,多少待进行,进展的步伐等。
组合燃烧图就是将燃尽图和燃起图组合起来,同时显示已完成的和剩余的工作量。
图4-10 燃尽图
陈恭拿出了他们在迭代1作出的燃尽图,马丁看了下,问道:“你虽然作出了燃尽图,你觉得大家都关注到这份图表了吗?”
图4-11 剩余的故事点
陈恭回答说:“我只是收集大家进度,做了幅小小的图,没有展示在大家面前。”
马丁说:“这些信息只有展示在大家面前,才能让大家更好的意识到现在的状态,推动项目进展。燃尽图最显著的好处是,能提供关于项目进度和更新状态的最新报告,并对这些重要数据进行直观展示,可以确保每个人都统一进度。”
马丁接下来进行了详细地讲解。
只有将燃尽图展示到所有人面前,能够让团队所有成员都积极参与项目,并激励成员提前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图表越大越显眼就越好。燃尽图应该成为办公室的视觉焦点,进而引发对项目和进度的相关讨论。
但燃尽图有不足的地方,首先无法呈现所有信息,燃尽图能显示迭代的进度,但无法显示团队在做什么;其次燃尽图需依赖精准地预估,实际工作线是高于还是低于理想工作线需要取决于对任务原始时间估计的准确性。因此,如果团队过高估计时间要求,则项目实际进度可能会看似正常或略超前。但如果低估了时间要求,则看起来会落后于计划。
(二)菜多多可视化管理工具
在项目中使用信息发射源被称为可视化管理、目视管理。目视管理说明了较容易地比较实际和预期绩效的过程,它使用可视化提示来显示一个过程。从要交付的商业价值到已开始的任务,可以对其中所有层级的信息进行目视管理。它们应该是显而易见的,让任何人都能看到。
常见的可视化管理工具有看板。
看板又叫任务板,是对计划工作的可视化表示,使每个人都能看到各项任务的状态。任务板可以显示已准备就绪并可以开始(待办)的工作、在制品和已完成的工作。借助任务板,任何人都能一目了然地查看特定任务的状态或每个工作阶段中的任务数。不同颜色的便利贴可以代表不同类型的工作,并且可以使用圆点来显示任务已处于其当前位置的天数。
基于工作流的项目(如使用看板的项目)可以使用这些图表来限制在制品的数量。如果看板中某列的任务接近在制品限值,那么项目团队成员可以对当前工作采取“蜂拥模式”,帮助那些人来处理使流程减缓的任务。
图4-12 看板(插图来自PMBOK第七版)
其实,看板是按流程状态限制在制品WIP,图4-13是非常有名的一个例子。
图4-12看板是按流程状态限制在制品WIP(插图来自《看板和Scrum相得益彰》Henrik Kniberg、Mattias Skarin 著)
可视化图表还可以包括诸如障碍因素清单之类的信息,该清单描述了完成工作所面临的障碍因素、严重程度及为应对障碍因素而采取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