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基本上可以进入《洪范》正题了,先讲一讲《洪范》的背景和篇章结构吧。我们翻开书,一般在《尚书·洪范》的开篇,都有一段书序,非常简短的一行字,但我们不要轻易就把它看过去了,它讲的是《洪范》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基本情况。
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
——《尚书·洪范·书序》
唐朝孔颖达在《尚书正义》中讲,这段序应该是箕子的自述。后来有人考证说,这个书序不是《洪范》原有的,是孔夫子在“删诗书”的时候,觉得这篇文章的作者和背景很重要,可以给大家提示下,就写了这个简短的书序。后来又有人说,这个书序也不可能是孔夫子写的,而是汉代的人在重新收集、整理《尚书》残篇的时候,自作主张加上了这个书序。当然,这是学术界的事情,学者嘛,考据学问是人家吃饭看家的本事,我们就不用跟着凑热闹了。总之,有了这个书序以后,我们对这篇文章的来历就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所以很有存在的必要。
书序的文字很简单,说的是周武王伐纣,战胜了商纣王。“杀受”,就是杀掉了商纣王,“受”字通“纣”。其实,史载纣王不是被杀的,而是战败自杀的。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立武庚”,把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分封到殷商旧地,在今天河南安阳一带。
为什么周武王杀了人家父亲,又要立其子为君呢?难道就不怕人家将来报杀父之仇吗?这就是周文化的厉害之处,能够掌八百年天下,那是真有道理的。这正是周朝兴仁义、重教化的体现。对于周武王来说,这就证明我推翻商纣王的统治不是为私欲,而是为天下人的利益。我不是来抢你的地盘、夺你权位,而是因为你爹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老百姓在你爹的统治下没办法活下去,所以我这才顺天承运,接受了天命,推翻了你爹的暴政。但是推翻了商朝以后,殷商旧地仍然是殷朝遗民、殷王室族人生活在那里。先秦时代是封建制,不像秦始皇以后的专制时代,由中央最高行政下命令,中央管省、省管市、市管县、县管乡村……先秦时代的封建制,在确立天子的权威之下,就要分封诸侯,建立诸侯自治的制度。那么,虽然你把商朝推翻了,但殷商旧地还需要人管理,当地的族群也需要人安抚,殷的宗庙也要人来祭祀。所以,周武王大仁大义,“立武庚”,让他来管理这片土地,管理他的旧民。其实,这个就是中国上古政治学的基本法则。
“以箕子归,作《洪范》”,周武王做了这些人事管理的安排之后,就把商纣王的旧臣箕子带上,回到了周武王发兵之地,也就是周朝的国都镐京。镐京的位置,差不多就是现在西安一带吧。周武王回到镐京以后,就请箕子写了这篇《洪范》,作为周朝未来治理天下的大经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