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员与培训师间建立联系

想一想:如果在你的课堂上,学员与培训师有诸多建立联系的地方,这意味着什么?

课堂上如何与学员建立连接呢?是自我介绍,还是向每位学员问好?是将自我介绍印在学员手册上请学员阅读,还是向学员推送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上方法会建立单向连接,没有交互。笔者常用的学员与培训师的连接方式叫“猜错”,具体的操作步骤是:

第一步,准备四条自己与课程主题或生活相关的信息放在演示文档中,确保四条信息中两条与课程有关,两条与生活相关,并且有一条信息是错误的。

第二步,请学员在四条信息中识别出哪条信息是错误的。这个过程可以是讲师一条一条说出,请学员现场回答;也可以请学员用现场调研问卷的方式回答,然后即时展示结果。

第三步,当学员有相应答案后,讲师可以根据学员的回答情况选择性自我介绍,让学员与培训师之间建立连接,无论是信任、兴趣、专业还是其他,良好的关系是开启学习的必要条件。

举例:关于培训师介绍错误的是哪一条?

A.​ 五四课程设计开发模型是培训师自主研发的

B.​ 从事学习发展工作20年

C.​ 山东人

D.​ 孩子上大学了

以上信息展示后,培训师提醒:请学员识别出关于培训师的自我介绍中哪一条是错误的。之所以没有请学员找出关于培训师自我介绍正确的信息,是因为找错会让学员更有成就感,而且找错是人天然的本领,尤其是找出他人的错。

练一练:请结合要设计开发的课程设计一个学员与培训师之间的建立联系活动。

建立连接只是建立联系中的一个动作,连接是为了激励学员学习。其实,建立联系的另一个动作是引发学员关注,关注是为了引导学员参与。连接和关注是为了让学员积极主动的参与课程,引起对课程主题、目标、内容等相关内容的关注。活动的关键是聚焦学员,让学员认识到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与其有什么关系,从而引起学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