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模块的整体思路
去除在运营架构里体现的公司主体,一体化运作;
• 运营架构里不再体现各公司主体,减少部门壁垒,无缝对接,高效运作;
统建大营销中心的概念,资源统一归集与调度,均衡发展;
• 海外营销部、国内营销部、品牌运营部,资源统一调度,均衡各业务部的发展,发展自主品牌;
• 商务部团队打散至各营销团队,减掉中间环节,资源高效利用,并打通商务跟单的晋升通道;
强化研发中心职能,从商品规划前端到产品实现,全程管理,强化职能与能力,提高研发效率;
• 商品部归属研发中心,打通研发前端,加强研发部的规划职能;
• 各个项目主管统筹项目进度,跟进项目设计、打样、试产、中产全过程,使过程快速反应,缩短项目进程;
• 充分发挥品类主管的作用(刀片组、传动组、光子组),专业化分工;
成立采购部,减少行政割裂,快速反应;
• 采购跟单的业务指导权和行政权归属采购部,快速沟通反应;
• 强化采购职能,对供应商进行系统的评定与管理,匹配公司发展
加强职能部门的建设,人资、财务上升到战略管理的高度;
• 将财务打造成运营监控中心,加强财务成本核算,强化预决算管理,建立公司的财务体系,统一规划;
• 将人力资源打造成资源服务、牵引动力中心。在人力资源体系构建、人才培养、继任者计划、凝聚力、团队士气等方面全面统筹建议,支持公司健康发展;
工厂架构围绕交付、品质进行调整,充分赋能;
• 强化PMC职能,充分赋能,使PMC在生产计划管理、物料计划管理上更充分地协调;
• 强化品质职能,将品质体系的建设、品质改善等系统性地推进,加强品质过程管理,降低品质损失;
• 严格控制一、二线人员配比。
2)基于销售破局的营销架构设计
销售现状:销售人员的新人很难成长与留存,大部分业绩由少数几个同事贡献。销售主管的角色的更多相当于销售冠军的角色,大部分时间用来处理自己的客户订单,极少有时间抽出来带新人,做团队管理。新人客户资源的开发能力弱,公司原有的客户资源大部分在小部分手上。客户资源的管理一直没有做统筹管理。
业绩的大部分区域聚焦在欧美市场,亚洲市场有非常好的潜力与容量,但公司亚洲市场的开发一直不太理想。没有做特别的资源投入,也没有专人做亚洲市场的开发。公司希望在后续的市场开拓上在亚洲市场做重点投入,做大亚洲市场的份额。
公司的自主品牌建设与销售推广体系,需要迅速建设起来。成立自己的电商团队,先在京东、淘宝开设相应旗舰店,在国内打开知名度。同时通过原有销售团队的海外销售渠道,将产品销往海外。
【销售架构调整花絮】-核心抓手论功行赏
针对目前销售情况的分析,决定重新梳理组织架构。架构调整涉及到管理人员的培养,销售一直存在人员瓶颈,销售的负责人大部分时间专注在个人业绩,对于团队培养,一缺意愿,二缺方法。原来的激励机制,导向的都是个人目标的达成,销售管理者大部分收来自个人业绩提成,所以有些业务负责人薪酬可以达到100多万。这个时候让他做管理,会觉得很浪费时间,不想做。所以在选择一线销售负责人时比较犹豫,一方面担心做管理影响个人收益,一方面又希望做管理可以提升自我能力,不断跟随公司一块成长。
为打消现有销售团队的顾虑,设定销售管理者的成长路径,配套销售管理者激励机制,让候选人平衡当下收益与个人的长远发展,愿意挑战这个岗位布局好基层销售管理者。在前期沟通时,为销售管理者做收入预测算,个人业绩的提成与业务员提成一致,团队创造的业绩管理者可享有管理提成。鼓励其将一部分精力花在培养团队成长上,将个人经验进行整理与沉淀,指导下属成长。
同时后期制定销售团队的成长计划,鼓励优秀的销售人员在内部做个人成长分享,分享次数与销售晋升关联,对于优秀的分享嘉宾给予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