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遇增长,创造战略增长

如果说告别野蛮生长,继续生猛成长是一次“观念跳闸”,那么创造战略增长,就是中国企业二世代心智模式的真正内涵。

这个心智内涵就是:理性认知企业战略的本质、掌握企业战略思维、了解企业战略方法论。尤其是企业家(安危之主),将理性、专业、客观的决策与管理作为企业之“正道”。

博纳睿成对于这种企业战略方法论的定义是:企业的正道是从行业机会与趋势开始定位企业的战略(包括突破口),结合行业/市场竞争形态与企业资源、企图心,最终形成企业的完整商业模式(目标、战略、产品、渠道、定价、推广、传播、组织、团队等一揽子价值链元素)。然后在这些价值链环节里,以专业化素养的提升为主轴,持续促进效益与效率的改善。

企业战略的形成路径如图2-2所示。

图2-2 企业战略的形成路径

核心还是在源头:战略增长的根基是对行业机会与趋势的把握。

认识中国企业环境之天:中国企业正面临新一轮市场竞争环境——全球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方位的“四全”竞争格局,企业运营的环境更加复杂。

了解中国企业运营之地:中国市场营销的环境的变化产生并形成了三大新的现实:以连锁大卖场为代表的现代零售渠道的崛起;网络化销售渠道B2C+C2C的崛起;中国制造(产能)的崛起。

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正如中国宏观经济也在进行结构调整、增长模式转变,中国企业的微观经营行为同样面临结构升级、增长模式转变的挑战。

这种挑战的本质,就是要求中国企业从机遇增长模式转向战略增长模式,但是战略增长不是对机遇的放弃,而是在更加现实、客观、可持续的行业高度实现“战略性机遇”的增长。

从产业、行业、市场与企业角度看,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格局、每个行业内部的价值链结构、企业/品牌的集中化趋势(行业竞争与整合)给中国企业的未来运营提出挑战。

中国企业需要改变自由市场经济概念下的简单的行业竞争思维,即过去20年里主导中国企业行为的一些主线:价格战(如家电、个人电脑)、并购战(啤酒)、多元化(海尔)等,转而建立从全球产业链、行业价值链、行业集中化趋势等角度认识行业与市场的发展,从而准确找到自己企业的定位(行业的、市场的)。

中国企业,不能再做埋头拉车、不看前路的马车夫(这种精神仍然是企业家素质的优秀品质),而必须看到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预先制定企业的行业定位与发展战略,不仅要关注行业集中度趋势、速度与驱动力,还要关注企业在产业价值链包括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这是“中国制造、内需转型”大背景下的企业都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这是博纳睿成所倡导的“产业营销思维”。

我们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企业必须进行战略思维创新,以及加强企业战略方法论建设的呼吁。5E模式,是我们对中国企业战略增长思维与方法论一体化的总结。

今天的商业竞争正在进入“专业通吃”的时代,不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草莽时代,专业化——Expertizing——是企业决胜市场的必需素养。

中国企业需要通过专业化管理能力的提升,培养理解中国“新商业社会”的战略思维,磨炼新一代企业家的心智模式,从而实现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战略思维不仅需要跨越企业、行业、产业,也涉及对人生、社会、历史、人性的思考,真正的战略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心智模式。

表现方式与本质把握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有的人可以用书法、绘画、音乐甚至沉默而不是语言、文字,来表现其思想之境界、心智之结晶。

德鲁克说:“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所限制。”

我们认为,中国企业解决“创造战略增长”之空间及驱动力问题,是企业发展的大机会、大未来。

把握机遇增长,创造战略增长。

这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快速增长、成就卓越企业之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