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3年,浦发银行整合设立贸易与现金管理部以来,就将交易银行作
为研究课题进行探索。浦发银行下设五个业务处,包括供应链金融处、国际业务处、电子渠道处、财资管理处、贸易服务处等。213
2014年,浦发银行贸易与现金管理部开始尝试向交易银行的方向挺进。2014年7月22日,浦发银行围绕交易银行业务体系,推出贸易与现金管理四大核心方案。包括“跨境联动金融服务方案”“全球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集团资金管理服务方案”和“企业集中收付款服务方案”。该方案和“交易银行”概念相辅,集合了支付结算、贸易融资、跨境服务和财资管理等金融产品,基本覆盖了企业日常各类经营和交易行为,能够满足企业在采购、生产、仓储、物流和销售各个交易环节上的金融需求。透露出浦发银行打造交易银行的公司业务经营思路,意在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从容应对利率市场化和融资托媒的挑战。2014年,浦发银行贸易与现金管理方案在上海、西安、深圳、太原、海南、温州、郑州、南京、苏州、哈尔滨等多个区域推广和实施。214
2015年10月,浦发银行成为第一批CIPS(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成员行,为进一步布局交易银行业务打下了基础。
2016年2月,浦发银行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对总行部门组织架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其中“贸易与现金管理部”更改为“交易银行部”,为总行一级部门,此前曾经担任浦发公司业务与投资银行总部副总经理、后成为贸易与现金管理部总经理的杨斌成为主导交易银行银行业务的一把手。2016年4月18日,浦发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杨斌在上海介绍,在整合现金管理、贸易金融、贸易服务业务的实践基础上,交易银行部形成了集产品、客户、渠道、服务四位一体,前、中、后台相融合的交易银行新战略布局。215
原来浦发银行贸易与现金管理部设有的五个处室分别是:跨境金融处、供应链金融处、电子渠道处、财资管理处和贸易服务处。整合后的浦发银行交易银行部在原部门五个处室基础上新增同业电子渠道处、机构业务处以及工商企业金融中心(科技金融中心)。同业电子渠道处是为金融机构打造的同业交流平台,提供同业公司业务交易和产品的机会。机构业务处负责无贷客户的经营,服务对象包括事业单位、财政单位,以及其他无贷款需求的结算客户。工商企业金融中心(科技金融中心),实际上是一个中心两块牌子,负责中小企业客户的业务经营。
除部门设置外,浦发银行交易银行部的设立也进行了内部资源、产品、思维等方面的整合,被总结为“5-4-3”战略布局。“5”首先明确交易银行重点客群的5个特征,聚焦弱周期、大流量、高频度、轻资产、公私联动特色的重点客户。同时也指交易银行在建立之后待实现的5化经营思路:产品加载渗透化、系统建设数字化、风险管理链条化、资源整合集团化、服务支撑全球化。“4”是指搭建“4维组织架构”与推出4个核心产品,意即整合“产品、客户、渠道、服务”,建立一站式服务体系,减少内部沟通协调成本;其第二内涵是交易银行未来产品体系中的4个核心产品:财资管理、电子银行、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3”首先指交易银行需要运用的3种跨界思维,供应链思维、互联网思维、投行思维。供应链思维与银行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不同,是一种经营思维,应用供应链中的上下游合作关系的原理,以供应链的方式获取客户。同理,互联网思维是应用互联网技术渗透到企业交易活动中,利用大数据等进行风控,将业务机会从点到线扩展。投行思维可以概括为两个词—整合和撮合。把买卖方、投融资方通过交易银行产品关联在一起。利用商业银行的客群和落地网络基础,创造更多企业之间的业务机会。此外,交易银行需要银行具备3项核心能力。第一是整合,在产业链条的交叉整合中获取业务;第二是嵌入,向互联网企业学习,使银行在收付方面由被动转向主动,达成这一点需要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进行定制化安排和研发,同时对企业的交易、行为、场景等需求加深了解;第三是服务,引入合作伙伴构建交易银行生态圈,如保险、物流等,生态圈的参与者能获得机会和低成本。216
浦发银行也是国内率先举起交易型银行业务大旗的股份制银行之一。面对利率市场化、利差收窄的大潮流,浦发银行的发展思路是持续推进轻型化、集约化经营模式转型,进一步提升资本效率。为了获得低成本负债,浦发银行交易银行在给企业提供贸易融资和现金管理的同时,可获取很多流动性的资金。相信浦发银行交易银行未来在贸易与现金管理银行基础业务上会扎根更深,技术经验、产品业务更加丰富,传统金融业务基础量更加扩大,新型金融业务不断丰富,全面实现互联网时代下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