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一种社会化魅力

恶俗社会的幕后推手——商业力量

金焕民老师研究了一辈子的营销,最后说了一句“营销赢了,社会就输了”。其心之哀,可想而知。他所言,就是目前的一种现象:营销人和媒体狼狈为奸,为了获利,给社会不良导向。

武汉有一份报纸,其上面的新闻,80%都是一些非常恶俗的新闻。今天我为了找案例,买了一份,果然很快就找了2个案例:

案例1:出租屋内拍到女鬼 房主害怕忙烧纸钱

“租客向房东张女士展示了一张照片:好端端的墙面上,竟然有个鬼影。租客声称这导致精神压力太大,要求退房。……这张照片里竟然有个披头散发的“女鬼”。张女士一看就吓住了,想到丈夫就在屋内离世,她当晚就回家烧了纸钱。……”

然后就是一番惊吓,一番调查,最后有人发现,“女鬼”原来是某手机拍照软件加上去的。

案例2:“土豪”为求婚花20万买1000双鞋送网友

几天前,厦门男神许某为求婚,在微博征祝福,并承诺买1000双女鞋送给到求婚现场助阵的网友!23日下午,成都某广场,许某为女友换上“水晶鞋”,求婚成功!前来捧场的网友也如期领到女鞋。据称,许某送千双鞋花费约20万!

后面有一些表达媒体“公正立场”的内容,什么发现给网友派发1000双鞋的亲友团都是某鞋城工作人员等等……

这些应该是各类“营销人员”、“策划人员”搞出来的“高回报率”的案例,对于客户来说,无论是软件公司还是鞋城,都是投入小,见效快,影响力大。媒体也实现了非广告版面的“创收”。唯一受害的是社会,当居民天天被这类新闻所包围时,武汉收获“最世俗的城市”的荣誉称号也不足为奇。

武汉并不是唯一走在这条路上的城市,整个中国都在往这个方向前进,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菜花,上正能量

企业和策划公司这么做,可以理解。大家都在潮流之中,又要生存,于是不得不做。

但是,似乎事情有了变化……

娱乐界以前也是放大老百姓的“贪、嗔、痴”。女星拍MV会选择撩裙子露内裤,赵本山年年展示“卖拐”、“我姥爷也姓毕”之类的“市民智慧”好像也深受欢迎。可是,突然2013春晚一扫往期的“低俗调调”,来点“主旋律”,老百姓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拥护……

输出点“正能量”吧,难行之路,成就更大。

把“正能量”注入品牌

在普通型商品领域,已经出现过成功的案例:

魅力,很重要的一个发源地是来自于时代!每一个时代,都有他的痛点。只要企业能嫁接这个痛点,就能处于风口之中,“猪都能上天”。

问题是,您用什么角度去理解时代?有人去参观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说:“狗屁都没看到”,问题是,鲁迅怎么就能写出那么美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呢?

金庸笔下的绝情谷,看起来如同仙境,可是恰恰是最肮脏的地方,而虚竹的枯井,却诞生了最浪漫的爱情。社会中不起眼的“枯井”很多喔,等待你去发现……

​ 从“身边事”洞察中国社会

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当一个职业被讴歌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去干,比如20年前的医生、老师、警察。

当一个职业被千夫所指时,大家都想自己去干,或把女儿嫁给这种职业的人,比如现在的医生、老师、警察。

……

我知道你想到了很多,不错,您想到的都是正确的。不过,我们只想抽取其中一条——弱者通常把道德,公德挂在嘴边。

​ 弱者吐槽,机会来啦

商业的发展与颠覆都是联合弱者,重整一条新产业链而成功的:

​ 联发科帮助打工仔园了的老板梦,同时搞出了一条新的手机产业链,于是摆脱了被诺基亚盘剥的命运。

​ 众多企业玩渠道下沉,不正是联合了相对弱势的2、3级经销商,然后拉动了产业链的效率?

​ 马云更厉害,他联合了弱势的消费者(以前的商业都是厂家联合商家,费用由消费者买单),成就了一个商业帝国。

……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前面的凡客,小米,是不是肯定了弱势群体,让消费者不用打肿脸充胖子买7000的手机,800元的文化衫?让实用型的消费者不再感到面子上无光?

社会存在很多扭曲的地方,让各类人心里很“堵”。输入正能量,这些人会为你痴狂。如何找到这类人呢?不用找,他们正在吐槽呢。

得屌丝者,得天下。他们不富有,消费力也很弱,但是在为自己代言的品牌面前,他们恰恰是最舍得掏钱的,甚至,为了自己喜欢的手机或者给六间房里喜欢的主持人献花,把一月工资的80%花掉。吃什么?方便面。

现在,你能理解魅力源头来自于社会的说法吗?

对于魅力型商品来说,更会受益于“正能量”。原因是这种产品的目标客户不同。

“小而美”的东西,往往第一批客户是高能量顾客,这群顾客,无一不是各自领域的精英,他们有共同的特点:独立思维能力高。他们能洞悉社会上的各类不良现象,从内心深处是鄙视这些恶俗的东西的。企业如果能立足于自己的产业,提出新的见解,有可能会获得巨大的成功。

群体思维的对立面,往往有巨大的财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