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别性质着眼未来
对于恶性冲突,厂家态度上应当旗帜鲜明地反对,没有一个厂家会鼓励或放任低价或窜货现象的发生。在实际做法上,可以区分冲突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找到平衡。
2.重点区域守住底线
重点区域也包括重点行业、重要客户、重点项目,这些是厂家的禁区,占厂家整体销量60%以上。乱则影响厂家大局,必须重点防范,一经发现就坚决打击、绝不手软。重点区域的低价窜货,而且是主动送货,是高压线碰不得,一旦触碰就要严肃处理,扣保证金,甚至取消代理资格。不处理别人就会仿效,而且要公开处理且公布结果,不能做无底线的退让。
相对不重要的区域,只要没有人投诉或者知道装着不知道,就不必处理。有人投诉就请投诉人提出证据,除非证据确凿才处理。厂家处理渠道冲突毕竟是一件伤筋动骨的事情。大部分低价窜货的信息都是口口相传,其真实性值得怀疑,而虚假信息传播扰乱了市场的信心,对厂家经营活动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3.特殊情况适当变通
以行政区域为边界,没有考虑物流成本和物流习惯等良性冲突,厂家可以视而不见;偏远和经济不发达等空白市场多的区域窜货,可以忽略;新产品窜货也可以作为特例处理。另外,跨区域送货但是货不是他送的;或者货是他送的,但价格比当地还要高;年末经销商为了给厂家打款,通过低价出货以回笼现金,从情节上会轻一点,可以适当变通。
4.内部协调自行解决
一般渠道冲突,在渠道成员内部解决最理想,经销商通过当地经销商会自我协商解决。即使无法妥善解决,如果有一个场所渠道成员经常沟通,大家关系不错,也容易降低冲突的强度,处理的难度也降低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