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配产品的时候,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量和利的结合,当然这是最佳的选择,也
是初级营销人员都知道的组合方式。作为经销商来讲,他怎能不明白量的产品背后就是资金的投入,就是有实力承受厂家的压库?这是现状,利来自于新小品。有没有其他的原则呢?这里给大家分享另外三个原则:
第一项原则:量利结合。如500ml营养快线和幸福牵线都是走量的大单品,爽歪歪和锌爽歪歪都是走量的,那么必须分开,然后再附之以小产品、新小品。
第二项原则:大小规格。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规格有啥好说的?我只做500ml的就可以了。但是现在的产品要规格齐全才能覆盖所有的消费者,举例来说,当下市场的新宠儿“乳酸菌”,以及娃哈哈、养乐多、均瑶乳酸菌刚开始的规格都是108ml的小瓶,精准定位为儿童消化必备产品,但是随着市场的验证,330ml的乳酸菌走上了大单品的道路,因为老年人、女同志也存在同样的需求,但是108ml对他们来讲太小了。
第三项原则:口味区隔。营销对于消费者来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供不应求阶段,什么产品到了终端、到了消费者这里都是全部买单;第二个阶段必须占领终端,做出陈列,买断资源,才可以赢得消费者,如以六个核桃为代表的产品的兴起;第三个阶段为体验消费阶段,现在拿点钱买了终端就想收服消费者,那是不可能的,必须试吃、体验,在玩乐中体验产品的美味。那么口感、口味的丰富化必然是产品丰富化的必备要素,分口味进行精耕细作也走到了市场的前沿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