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4做到这5点,传统企业并购创新企业不再难

黄富青

【经验关键词】 传统企业转型 创新增长点 业务协同 市值管理 估值预期 文化融合 组织结构 投后管理

目前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受到了很多新模式新业态的冲击,而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寻找未来的增长点,很多传统企业选择了对创新企业进行投资甚至并购,从而曲线进行战略布局。

我在金融行业这些年,先后做过VC、PE,现阶段更多的在为上市公司寻找并购的标的,因此对于财务投资与战略投资有比较多直观的感受。上市公司并购的标的业务模式成熟,一般要求有过亿的收入和过千万的利润,并购的目标往往是服务于现有生态体系或进行市值管理,因此估值上也比较公允。但更多的创新型企业还是处于业务增长阶段,利润往往比较少甚至为负。面对尴尬局面,如何达成并购交易?我有以下五点思考,供大家参考。

(1)了解企业双方的战略定位及增长诉求,特别是对于未来3~5年的发展思路。如果未来战略定位不清晰,很难匹配合适的标的和收购方,同时要有战略投资的耐心与决心。

(2)合理看待估值。从行业对标企业,以及未来企业增长、现有用户规模等指标上综合进行考量,而不仅仅从收入和利润的角度考量。

(3)量化协同效应。如何在synegy协同上产生业务的增量,而且能定量的分析。当然,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数据的呈现,而是更多的底层逻辑的展示,从而让双方决策层面看得清。更实质的是商业模式上带来的变化和创新。

(4)对于收购方还是要有一个积极开放的心态,对创新业态有包容和平等的对话机制,否则因为文化的冲突,很难融合。充分考虑被收购企业的现有管理层利益安排及留任机制,这也是保证企业在收购后可以稳定运行的关键,同时也是对方管理层积极配合的关键。

(5)搭建创新性的交易架构,可以采用基金的模式,先将创新企业装入基金,待成熟后再装入传统企业主体,从而减少现阶段对主体的利润冲击。同时,可以在基金的框架下引入其他财务投资人,减少一定资金的压力。

传统企业并购创新企业,对于双方都是一个挑战,在传统式企业的管理土壤下,如何培育孕育出新的增长极,需要在战略、文化、交易架构、组织模式、商业模式上充分考量,真正的挑战是在收购后的投后整合、融合,所以并购不易整合更不易,需要有足够的眼光和耐心、魄力才能获得成功。

【作者小传】黄富青,MEETCAPITAL创始合伙人,先后任职于海航教育医疗产业投资、海航创投、创业家、中华英才网、戴尔中国,拥有北京大学光华MBA、南开大学本科学位,具有基金从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