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中,适当穿插运用名言、典故、故事、诗词、格言、俚语、俗语、歇后语、民谚等,不仅可以使意思表达得更准确、生动、精练,还能极大地增强语言表达的文学色彩、文化内涵,收到锦上添花、妙趣横生的效果。
1.以旁征博引启迪思想
公文写作中,当需要阐述深刻道理和内涵时,可通过旁征博引,给人启发和深思。某领导在讲道“行大道、讲大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这样说道: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经把人生分为四个境界:一是自然境界;二是功利境界;三是道德境界;四是天地境界(也称哲学境界)。作为党员干部,要努力摆脱自然境界、摒弃功利境界,自觉追求道德境界、崇尚天地境界,把人生的价值追求深深融入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的崇高使命中。
西方有句名言:“如果我们走得太快,要停一停,等待灵魂跟上来。”现在,年轻干部追求进步,都想干一番事业,在从政的道路上有所作为,这是积极的,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想清楚为官的根本、为官的目的、为官的意义是什么。“等待灵魂跟上来”,就是希望大家在追求进步、追求个人价值时,做到内外兼修,提升精神境界,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建设者和模范实践者。
2.以旁征博引激发斗志
公文写作中,当发出号召、希望、倡议时,切忌干巴巴地空洞说教,如能旁征博引,就能让文稿有排山倒海之势,充满感染力、极具鼓动性。
深圳大学2022年毕业典礼上,毛军发校长在《时代呼唤血性》的讲话中,这样说道:
“血性”者,个性上刚直不阿,你们的话叫“钢铁直男”;事业上用肩膀说话,面对艰难困苦舍我其谁;气质上勇健刚毅,作为民族性和集体人格时表现为某种程度的尚武精神。
血性是刚性,是韧性,是率性,是感性。是屈原忧国忧民愤而投江的悲壮;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是岳飞怒发冲冠、收拾旧山河的豪迈;是“打掉牙,和血吞”“江湖侠气剑如虹”的气派;是“去留肝胆两昆仑”“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担当;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霸气;是“敢教日月换新天”“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慷慨;是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的壮举;是邱少云烈火中永生的涅槃;是“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不怕死”的精神。
今天,我们可以给“血性”下一万个定义,但我们不需要精确的答案,只需要用青春和生命感受这大时代的血脉贲张。
当今,我们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但又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艰难险阻之时,当代青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用“血性”来浇铸锻造自己的意志和灵魂。毛军发校长给毕业生们在即将启程前上的“最后一课”,立意高远、旁征博引、催人奋进,应时、应景、应情,让久久不能平静。
3.以旁征博引催人警醒
公文写作中,当需要警示、提醒、告诫时,借助古今中外的教训或箴言,能让人听后醍醐灌顶,一句惊醒梦中人,继而让人听后坐不住,从思想上警醒起来、从态度上重视起来、从行动上紧张起来。
某领导在谈到力戒贪欲时,说道:
一些同志能力不高,总嫌官小,收入很高,总嫌钱少,能贪则贪,能捞就捞,撑破肚子还嫌不饱。不要以为人不知,头上三尺有神灵,最终不落个《红楼梦》中所说的“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的下场,是不懂得罢手的。
贪欲之害,人人恨之。昨天还大富大贵,今天就把枷锁扛,曲终人散后蓦然发现,全是白忙活一场。这位领导以《红楼梦》中的警句,生动地阐释了贪欲的危害,让人惊醒。
需要提醒的是,凡事过犹不及,引用也要适度,根据领导、读者和听众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不提倡用比较生僻的古语,也不提倡用生僻的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