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个成语,叫“风起于青萍之末”。它来源于战国时期楚国人宋玉《风赋》里的一段话:“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它的意思是说,风从地上产生出来,开始时,先在浮萍草头上轻轻飞旋,接下来是越过河流山谷,越吹越大,最后汇集于山口,成为劲猛彪悍的飓风了。微风可以演变成飓风,千里之堤也可以毁于蚁穴,这是中国人对于事物发展演变规律所做的经验性总结。
无独有偶,西方人也有类似的观察和总结。1485年,英国国王理查三世(Richard III)带领军队与里奇蒙德伯爵在波斯沃斯展开了一场决战。当理查三世跨上战马率军冲向敌人时,突然马失前蹄,从马背上重重地摔了下来,士兵们见状纷纷转身逃跑,仗打败了。这是一场关键性的战役,理查三世从此失去了对英国的统治权。马失前蹄的直接原因是,马夫因为匆忙之中找不到钉子,少给战马钉了一只马掌。
大文豪莎士比亚感叹:“马,马,一马失社稷(A horse, a horse, my kingdom for a
horse.)!”这就是英语典故“一马失社稷”的由来。后来,人们还据此写成这样一首流传甚广的儿歌:少钉一只马掌,毁了一匹战马;毁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去一个国家。
微小的差异至于造成那么大的差距吗?微小的差异又何以造成那么大的差距呢?
现代系统论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揭示了其中的道理。混沌理论是现代系统论的一个分支,对于混沌理论最经典的诠释是所谓“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由美国气象学家、混沌理论创始人之一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Lorenz)提出的,他说:“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混沌理论对此的解释是: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蝴蝶效应”告诉人们: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中,初始条件下的微小差异,经过一系列连锁反应也能导致系统演化结果的巨大差距。
中国最古老的伟大经典《周易》上有一句话:“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现代哲学认为,发展变化是宇宙万事万物最根本的特征,而显著的事物和现象总是由不起眼的事物和现象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也必须从动态演化的视角看待企业以及企业发展现象。
企业之间的差距也是由于某些微小的差异造成的吗?如果是,那些微小的差异是什么呢?
首先,小企业能成长为大企业,是因为创业之初的企业家拥有特殊的资源或者拥有特别优越的创业条件吗?
让我们来看看那些顶级企业和企业家的例子吧。
微软公司是世界级的大公司,在按市值排名的2010年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三,其创办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创业故事广为人知:比尔•盖茨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他创业时仅是一名19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在读生,他在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的一家旅馆中创办了微软公司。差不多同样知名的电脑公司——惠普和苹果则都是在私家汽车库房里创办的。这样的创业条件不能算好,创业起点也不能算高,按照中国时下的标准衡量,他们都是典型的“个体户”。
1939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市(Palo Alto)爱迪生大街367号的一间狭窄车库里,两位年轻的发明家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和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创立了惠普。如今,公司诞生地、著名的惠普车库就已被列为美国历史古迹,每年吸引超过4万名游客前往探寻硅谷的创业精神。
毫无疑问,资源肯定不是小企业发展成为大企业的关键因素。那么,是因为那些成功的创业者运气特别好,或者说是因为他们抓住了特殊的机遇吗?
不错,比尔·盖茨抓住了计算机以及软件业发展的机遇,李嘉诚抓住了中国香港经济腾飞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机遇。但这些机遇都是时代性的机遇,都不具排他性,不是针对某一特定的个人或某一特定的企业的。
赫伯特·西蒙是唯一一个靠管理学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他认为,“决策制定过程是理解组织的关键所在”。《管理行为》是其最重要的代表性著作。他说,如果一定要说该书中包含了什么“理论”的话,那就只能是:“决策行为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理论的词汇必须从人类抉择的逻辑学和心理学中导出。”按照西蒙的观点,那些卓越的企业卓尔不群的原因,就是他们面对时代和环境总能作出独特的选择,或者说他们的决策一步步成就了他们。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这三个人中,一个是美国人,另一个是法国人,还有一个是犹太人。监狱长承诺可以满足他们三人每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点烟的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汽车)!”
这当然是一个笑话,但其中的寓意是深刻的。故事中,三个人三年前的选择不一样,这导致出狱时的处境不一样;出狱时的处境不一样会导致出狱时的选择不一样,而出狱时的选择不一样又会导致未来的生活和处境不一样。所以,人们常告诫那些行走在成功路上的人说:你身在何处不重要,心向何方才最重要!
制度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路径依赖,意思是说你未来的处境由你现在的选择决定,而你现在的选择由你过去的选择决定。它告诉我们:一旦你作出了某种选择,就很有可能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要想造就与众不同的未来,就必须造就与众不同的现在。那些成功的企业当初作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又是基于什么作出那些选择,才得以成就今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