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融合亦有道

在里斯与其女劳拉·里斯合著的《品牌之源》一书中,“分化”被定义为“打造新品牌的唯一方法”!“分化”被大师无限制高抬。只是大师在褒义推崇“分化”的同时,一直不遗余力地踩扁甚至鞭挞“融合”。

对于“融合”概念,被大师贴上的标签有“瑞士军刀式思维、诅咒、骗子、愚蠢、迈错方向、馊主意、不吸取教训、胡扯”等否定词或者负面用语。仅有的一句正面评价是“当然,如果你努力找的话,还是能找到一些融合物的。然而,这些融合物通常是边缘产品,其驱动力是便利性。”

融合产品真有那么不堪么?

“瑞士军刀与橡皮铅笔”作为标准的融合类产品,甚至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英国《独立报》曾经评出了改变世界的101个发明,其中就有被里斯先生嘲笑的“瑞士军刀”与不屑的非主流产品“橡皮铅笔”。另外,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及另一发明算盘都赫然在列。

“营养快线=牛奶+营养素+果汁”、“银鹭=花生+牛奶”,融合思维跃然纸上,“牛奶与营养素”主要诉求的是营养,“果汁与花生”主要诉求的是味道,“营养+味道”融合主要元素属性形成互补性关系,这是产品融合的关键核心。

我们想强调的是,大师需要尊重,经典不可照搬。分化如锥子,融合如剪子,两种工具罢了!

铅笔是来写字的,橡皮是用来擦字的,一个是字体生成,一个是字体毁灭,因此,橡皮铅笔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老虎是猛兽,狮子也是猛兽,二者具有高度相同的特点,二者杂交出的“狮虎兽或者虎狮兽”,生命体却是羸弱不堪,攻击力不如一条小狗。至于“山药核桃”类的融合产品,一个诉求补肾,另一个诉求补脑,两种主要诉求属性完全不相干,则陷入非鸟非兽蝙蝠式尴尬,失败是必然的。

因此,融合的双方,互补性越强,产品越成功;相似性越多,产品越失败。“融合”对于当下本土品牌营销具有现实的意义。分化固然引导潮流,融合同样没有错,二者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融合的关键在于“谁与谁”叠加杂交,融合是否成功取决于“谁”与“谁”属性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