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下面继续学习原文。“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我们上一节课反复强调了,凡是涉及到刚柔,就要想到是阳阴二气,刚是阳气,柔是阴气,阳阴二气交相摩擦,交相作用,刚柔相摩,就产生了《易经》的基本卦象。
首先是乾坤二卦,乾卦首出,没有什么说的。乾卦的反面就是坤卦,所以乾坤是一体的,跟手心手背一样。我们在座学佛的同学很多,我们可以来打个比方:乾就是空,坤就是有。后面说“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所以乾是开端,就是空,是产生物质的基础;但是空、有又是不二的,没有“有”,就体现不出来“空”,所以坤就是有,就是万物各具之形态。这个我们下节课还要详说,慢慢来体会。乾坤二卦相互作用,乾阳入于坤宫产生的第一个卦就是震卦。这一阳继续上升,到了中间就成了坎卦;再上升就是艮卦。而坤阴入于乾宫,产生的第一卦就是巽卦,一阴升到了中间就是离卦,再上升就成了兑卦。
文王八卦次序图
过去有种说法,乾卦是父卦,坤卦是母卦,八卦就像一家人一样,由父母生了三男三女。初爻在下面就是震卦,是长男,坎卦是中男,艮卦是少男。巽卦是长女,中女是离卦,兑卦是少女。这就是三男三女的说法。在中医养生和道家的修炼中,是特别讲究坎离二卦的,因为二者为中男中女,位居南北之正。所谓取坎填离,就是把坎卦中的一阳取出来,填到离卦中的一阴处。离卦得了这坎中一阳,就变成了纯阳之卦,即乾卦;而坎卦得了这离中一阴,就变成了纯阴之卦,即坤卦。纯阳纯阴实际上是一个东西,道家修炼最后要达到纯阳之体,就是坎离相交的结果。这就是刚柔相摩的感觉,阴阳二气相互转化就产生了八个单卦。
八卦相荡是什么感觉呢?在注易的各家中有不同的说法,我们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六十四个重卦的产生,就是这八个单卦“相荡”的结果。八卦相荡,是非常形象的说法,就是八个基本卦相互像荡秋千一样交互重叠。我们以乾卦为例,它可以对其它七个卦起到作用,这么荡上一圈。乾卦荡到坎卦上,就形成了天水讼卦;荡到艮卦上面,天山就是遁卦;再荡到震卦上面,就是天雷无妄……这么一圈当下来,就产生了八个重卦。坎卦同样如此,依此类推,八八六十四就是这么产生的。
本光法师在这里的见解稍有不同,他老人家纯粹讲的就是相对立的两个卦互相推荡。比如坎卦和离卦、震卦和兑卦,只是在这四正卦之间才相互“撞荡”。这里虽然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关系不大。从六十四卦的形成来说,各家的方式虽然不同,但最终总是要形成六十四个卦。我们在这里也不做定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