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释

判:破碎。判,分也。

微:衰微。

散:零落。

层:帛书甲本作“成”,即“重”,九成,即九重,九是级数,与通行本九层意思一样,从通行本。

累:帛书乙本作“蔂”,指盛土筐,与累土意思一样,从通行本。

百仞之高:仞是古代的计量单位,八尺为一仞,或七尺。通行本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也通,但与前面九层之台无语意承接,从帛书本作“百仞之高”。

恒于其成而败之:通行本作“常于几成而败之”,从帛书本。

纪:《说文》:纪,别丝也。啥叫别丝呢?《礼记·礼器》“众之纪也”注曰:丝缕之数有纪。《墨子·尚同上》: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可见,所谓纪,指的是区分开丝缕、不使之混乱的“记号”。所以,纪也就引申为散丝的头绪,即理:纪者,理也(《白虎通》);开端、头绪:纪,绪也(《方言十》);要领: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吕氏春秋》);纲领:纲纪四方(《诗·大雅·棫朴》);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韩非子·主道》)。

临事之纪,即临事之头绪、开始的意思。

教不教:通行本、帛书本作“学不学”,郭店本释文为“教不教”,从郭店本。

众:郭店本、通行本均作“众”,帛书本等作“众人”,与众是一个意思,从通行本。

弗能为:通行本作“不敢为”,帛书本均作“弗敢为”,郭店本作“弗能为”,从郭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