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年度绩效考评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每个部门都在争取最大的绩效。部门A到人力资源部总监办公室说:“我跟老板申请了,我们今年超目标实现业绩,老板同意多给我们部门150万元奖励,我可以给你看我们的微信对话。”不到20分钟,项目负责人小张又微信语音人力资源部部长:“我刚问过老板,老板说虽然我们项目还没正式结束,没达到年底投产的目标,但大家都在很努力实现项目目标,他也体谅过程中的困难,说奖金可以按原来设定的额度给我们发。”
年底论功行赏的时间段,人力资源部收到很多打着“私底下跟老板沟通了,老板同意了”的说法来要奖金。大家都以为拿着“老板的口头承诺”就可以拿到自己想要的奖金。这是组织的常态,即便你有很多机制与制度,依然摆脱不了这样的场景。面对这些情况,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怎么办呢?奖金是奖励贡献,事情理顺了,钱也到位,为了有效激励,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跟老板进行了沟通并达成共识,口头承诺不再作为“兑现”的依据,必须“立字为据”,也就是必须有可实施的奖励方案,不能拿着鸡毛当令箭。
从案例可以看出,组织冲突不一定是在组织关键战略上出现的,日常运营中一些必然性事件和偶然性事件都可以牵出很多冲突,归根到底还是利益。要提前解决这些冲突,就要提前把冲突识别出来并制定规则,避免冲突产生。组织冲突并不是固定情景才会发生的,只要在发展过程中就会存在组织目标和组织能力之间差距、个体组织行为之间频繁出现各种冲突。
案例2-3 只有目标VS没有目标
A事业部的业务在2018年快速发展,销售额较2017年翻一番,面对如此巨大的业务量上升,人员的扩充速度非常快,人才筛选的标准逐渐降低,甚至变得“没标准”。年底只要完成了事业部的大目标,事业部内个人KPI形同虚设,甚至出现奖励无方案、无标准、随意分配等现象。不管是事业部内的人员还是其他事业部的人员,都对这些现象议论纷纷,甚至有些落差大的员工产生极大的不满,甚至消极怠工。
人力资源部近年来对组织发展推行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则,时不时遭遇挑战。事业部追求业务目标,靠自己庞大的运营能力、快速反应的能力、灵活变通的做法,能保障年度业务目标的达成。快速增长的业务容易让人膨胀,不能跟集团公司同步伐、同步调度,忽略了组织发展需要的条件和做法,忽略员工的发展,转向采用“快速成效的用人方案”。结果公司进入发展壮大、平衡期的时候,发现储备人才缺乏、组织效能低下、组织创新力不足等。
因为需求与实际永远存在差异,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组织冲突,所以我们要提前谋划,提前考虑这些冲突,制定应对制度及预案。
传统的解决冲突的观念中,很多时候是采取避免的解决原则,但是实际在业务发展中,蓬勃发展期熵值是较大的。如果此时组织风平浪静,反而是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组织冲突的存在就是推波助澜的佳器,有时候波浪越大越容易有更大的收获。遇到组织冲突时候,首先不要不顾一切先否认。面对冲突,不仅要客观对待,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才能有利于长期合作。
解决措施千千万万,但是不行动的措施永远都是无效措施。尽管措施不够完善,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是先行动,一是先让事态往好的方向发展,二是让大家看到正在行动,建立信心,三是现在不够好也可以持续完善。“快行动”原则,就是“快”+“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