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 研发项目管理

研发项目管理如图3-35所示。

图3-35 研发项目管理

研发体系的绝大多数工作都是以项目形式开展的。很多企业发现研发项目绩效不理想,于是就强调项目管理的重要性,甚至认为“项目做得不好,主要责任就是项目管理没做好”,于是项目经理承受了很大压力。

一个公司市场开拓不理想,不能简单归咎于市场部工作没做好;公司盈利不理想,更不能看成财务部工作不到位;同样的,项目和产品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也不能简单看成项目管理没做好。

研发项目的主要工作包括两类:一是管理类的工作,比如做计划、分配工作、协调资源、沟通汇报等;二是业务类的工作,比如定义需求、方案设计、产品实现等。业务类工作是直接增值的,是必须要做的。管理类工作并不直接增值,如果不做,好像也不会有致命的问题吧?

事实上,管理类工作过于简陋,就会令项目过程无序而凌乱,配合失当、整体效率将大打折扣;而管理类工作过于繁多,将会造成过程冗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有一则笑话,很形象地讽刺了人浮于事的大企业病。

两个食人族到某大型高科技公司上班,老板说:“绝对不许你们在公司吃人,否则我立刻开除你们!”三个月下来大家相安无事,突然有一天老板把两个食人族叫到办公室大骂一顿:“不让你们吃人、不让你们吃人!还吃?明天你们不用再来上班了!”

两个食人族收拾东西离开该公司,临出门时一个忍不住骂另一个:“告诉过你多少遍不要吃干活儿的人?三月来我们每天吃一个部门经理,什么事都没有。昨天你吃了一个清洁工,立刻就被他们发现了!”

我们常常会发现某些研发项目管理得并不规范,工作衔接屡屡出现问题,项目成员疲于奔命。但客观地讲,项目整体绩效并不算差,甚至好于那些管理规范、有条不紊的项目。“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方式是否更适合于研发项目管理?

究其原因,这些项目是在产品不甚复杂且缺乏资源的情况下,将管理类工作做了大量压缩,以业务类工作出现有限的混乱为代价,使项目团队直奔最终目标。

改进项目管理机制,目的是让研发项目运作顺畅、协调,提高整体效率。对于不同的企业,项目管理领域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比如研发资源匮乏、项目目标不明确且中途变更、对项目缺乏绩效激励措施、项目管理能力/技术实现能力相对不足等,这些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对改进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

研发项目管理体系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如表3-5所示。

表3-5研发项目管理体系的三个层次

层次

主要针对问题

具体改进内容

初级项目管理

缺乏基础的项目管理手段

项目变更频繁,项目整体处于失控状态,无法预计项目完成时间

研发总监、项目经理无法了解项目当前状态

项目进度管理

项目目标与范围管理

项目基本度量管理

项目汇报

高级项目管理

具备初级项目管理基础

重大风险未被识别

项目变更频繁

项目资源未被有效使用

项目运作效率需要提升

项目策略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绩效管理

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可选)

项目群管理

研发项目普遍延期且资源紧张

项目之间资源冲突情况频繁发生,直接影响到项目进度

研发人力资源规划

管道管理

◎​ 初级项目管理

如果研发项目的管控毫无章法,活动凌乱且不受控制,项目经理无法了解到项目当前的大致状态,那么就必须建立最为初步的项目管理机制,以解决 “有和无”的问题。尽管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但如果恰恰发生在激烈竞争的行业中,将会对企业的竞争力造成沉重的打击。

某公司责成空降的业务专家去领导一个项目,这是一项对公司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新技术研发项目。该专家欣然领命,信誓旦旦。然而事与愿违:项目管理得一塌糊涂,白白浪费的一年时间,却一事无成,最后项目经理留下了一句“对不起”,飘然而去。对于公司领导层来讲,面对的是一地鸡毛,更是无法弥补的时间损失。

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这家通过了CMM 4级认证的公司,为何对项目状态一无所知?事实上,这个项目仅有一个初期的里程碑计划,然后像脚踩西瓜皮一样,长期处于失控状态,甚至没有一次正式的工作汇报,问题暴露时已经不可收拾。痛定思痛,如果该公司坚持采用进度管理、阶段汇报等基础的监控手段,就不会造成失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