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白酒生产企业从2012年的3万家左右缩减到如今的2万家左右,在消失的近万家白酒生产企业里,90%左右的企业都是市县一级的小酒企。本轮行业结构调整期内,白酒行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复苏格局:一方面全国化、省域和少部分区域强势企业基本实现平稳增长或略增长态势;另一方面市县域酒企(以下简称四线)在全国化企业凭借品牌、资本和组织优势不断进行渠道下沉和省域酒企精细化的大背景下,四线酒厂要么被兼并、要么消亡。
面对行业调整和市场的新变化,首先被兼并出局的企业基本以边缘化酒企、无特色、缺创新、产品老化的市县一级小酒厂为主。此类企业的一些共同的特征: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营销模式落后,只管招商、不管市场,内部经营管理混乱,人才流失导致资金链断裂,难以为继,继而破产出局。而处在白酒生产企业结构基层较优质、有特点、有基础却在产品端、发力端受困,又有强烈发展意愿的市县酒企在营销维度上又应该从哪些方面突围呢?
对四线酒厂来讲,方向是四线酒厂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面对国字号、省字号大企业多维度围剿,四线酒厂必须放弃以前对外只管招商、不管市场的江湖术法,开展根据地营销策略,构造区域壁垒、等待时机、由内而外滚动发展。
要将根据地营销应用到实践,并不只是高举根据地营销的口号和战略就可以成功的。实施根据地战略营销需具备三大保障措施与实施路径:根据地市场、话语权中的活跃度、对四端的建设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