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业务场景构造不是一个简单的“颠覆式的革命”,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日常化。当然,迭代速度也要加快。具体描述如表1-1所示。
表1-1 可能的场景状况及其价值贡献描述
+ | 1.增加控制点,降低订单履行过程的可能风险。增加控制点本质上并不增值,但往往是现有资源与能力结构下有效过程的保障手段,其作用类似于交保险,可以规避过程不确定性引发的潜在的风险 | 1.增加稽核点、工艺检查点、质量控制点 |
- | 1.减少控制点。如“+”里面所说的,许多控制点的形成是局限于当时的资源与能力结构,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尤其是基础工作质量的提高,这些控制点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 1.有一个工序工作要求很精细,为每个作业小组都配备了检验人员,增加了检验控制过程,后来由于操作技能培训与设备条件的改善,单件控制可以变成抽样控制 |
× | 某一个具体活动被改善,可以用于同一类的或者同一逻辑的业务活动中 | 某一类销售订单在确认之前的串行审核变成并行审核,形成了优秀的增值活动,赢得了内外部的满意,可以复制到其他销售订单的处理上,同时可以进一步挖掘组织里面是否存在具有串行性质的活动,并思量是否可以进行并行改善。实践证明,90%的审批工作是可以由串行演化为并行为主的方式 |
÷ | 这是一个高级方法,涉及企业的业务策略以及战略调整,事实上 是批量地减少对某一类或者某一组合的资源的占用,批量释放出能力为核心业务或者新业务所用。这一但很难,但是很重要 | 例如通过产品品种的减少,积聚资源的调用优势,事实上就是缩小对客户的服务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