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道出了“通”的重要。沟通是人生存的基本技能,更是领导者实施领导活动的基本功。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认为:“未来的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管理的过程就是沟通的过程,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一定是一个善于沟通的人。
培训时,经常做一则小测试,分三步依次进行。
第一步,描绘一个场景:在讲台上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一块金砖(当然是假的),重量是25千克。尔后,问大家:“有谁想把它搬回家?请举手。”结果,在所有参与的人中,仅有极少数的人表示有这样的意愿。
第二步,再将上面的场景描述得具体一些:在讲台上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一块金砖,重量是25千克,如果谁能双手平托金砖于胸前,不弯腰直立行走100米,可将金砖据为己有。请问:“有谁想把它搬回家?请举手。”此时,有超过半数的人愿意一试。
第三步,把此场景描述得再细致具体一些:这是一场正式的比赛,我们聘请了市公证处的两名同志进行公证,比赛的规则是,将这张桌子上放置的,重量25千克的金砖,以双手平托金砖于胸前、不得弯腰的形式,直立行走100米,即可将金砖据为己有。在两名公证员宣读公证词后,问大家:“有谁想把它搬回家?请举手。”这时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结果,有超过九成的人有意愿参与。
从此测验中,不难看出参与人员想赢得金砖行为意愿的变化,虽然三次测试的主题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但随着描述者给予参与人员信息量的增加,想赢得金砖的意愿不断上升,它概略揭示了人的动机与拥有信息的关系:人对事物产生行为动机的强度与其拥有的与事物相关的信息的多少或完整度成正比。沟通,除了信息传递、增进情感的功用外,还决定着执行意识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