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著名的演讲家和拥有几十本书籍、几百篇文章的学者,厄威克著作等身。他的著述,基本上分布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他对管理语义学和理论体系的贡献。厄威克对管理的要素、原则、职能,及其基本理论框架以及研究方法,都有自己的论证。影响比较大的,有《管理的职能》(1934)、《科学的组织原则》(1938)、《管理的要素》(1943)、《管理的模式》(1956)等书籍。他很早就注意到管理学语义冲突和解释差异等问题,并致力于不同学派之间的融会贯通。在这一方面,他要比孔茨的论述早整整一代人时间。其次,是他对管理学发展历史的梳理和归纳。厄威克和古立克合编的《管理科学论文集》(1937),向来被人们认为是古典管理学时期最权威的文献汇编之一。他与布雷克(Edward Brech)等人合著的《科学管理的形成:13个先驱者》(三卷本),是这一方面最出色的专著。他与梅特卡夫合编的《动态管理》以及厄威克单独编辑的《自由与合作》,是关于福莱特思想最重要的文献资料。1956年,厄威克应国际科学管理委员会的邀请,撰写出负有盛名的《管理备要》,这本书详尽并富有文学色彩地记录了对管理思想和实践的发展做出贡献的70位先驱人物,其收录范围为具有国际影响并在当时已经去世的管理名人,是国际科学管理委员会大力推荐的商务著作。第三,是他在著作中对管理实践的回应。厄威克的所有著作,都十分注意现实的管理问题,而且他在后来对雨后春笋般的管理学书籍颇有微词。他认为,即便什么都不做,每天阅读12小时,也不能跟上管理著作出版的步伐。然而,现实中的管理却充满挫折、敷衍了事和误解泥潭。所以,他对自己的写作要求是“有用”。正是这种宗旨,奠定了厄威克的地位。
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国际学者,厄威克的作品在全世界被传播,他的演讲地点遍及欧洲、北美、中东、远东以及大洋洲。他在新南威尔士、多伦多、加利福尼亚、明尼苏达等地的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即使在晚年定居澳大利亚期间,他也时刻关注着整个世界的管理学动向。
厄威克也许是管理学界获得各种荣誉最多的人之一。他曾经获得过挪威的圣奥拉夫一等勋章(Norway St. Olaf Medal)。1951年,他在布鲁塞尔大会上获得国际科学管理委员会的金质奖章(这种金质奖章“授予在科学管理的文字或实践方面取得出色成就或在国际水平上对科学管理事业做出优异贡献的人”,奖章的正面为泰罗的肖像,反面为法语拼写的获奖者姓名)。1955年,他获得国际管理促进协会的华莱士·克拉克奖(克拉克是美国管理学家,甘特的弟子。在他去世后,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美国管理协会、管理促进协会、管理咨询工程师协会四个团体联合设立了华莱士·克拉克奖,授予“在国际范围内对科学管理做出杰出贡献的人”)。1961年,厄威克获得美国管理协会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甘特金质奖章。1963年,他获得管理促进协会的泰罗钥匙奖。1968年,他获得英国管理学会的鲍伊奖。1969年,厄威克被英国阿斯顿大学(Aston University)授予荣誉科学博士;1972年,又被约克大学(University of York)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厄威克还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和管理学会的终身会员。
厄威克的成就,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但厄威克自己却很低调地看待自己的成就,他强调,自己所做的工作,受到了许多前贤如泰罗、法约尔、福莱特和穆尼等人的影响,他只不过是把这些前贤所做的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厄威克非常崇拜泰罗,他借用莎士比亚的语言说:“泰罗是他们当中最高贵的罗马人”。在83岁高龄时,厄威克给他的自传暂定名为《管理朝圣者》。1983年,这位朝圣者与世长辞。
(初稿撰写: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