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快速反应、沉着冷静。
在危机公关中,以速度取胜向来被认为是一条黄金定律,一旦发生危机,一定要快速反应,迅速启动应急机制,成立危机应急小组。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弄清事实,对问题发生的环节、发生的原因,要还原事实、理性分析,不隐瞒真相、不急于判断对错,更不要过早下结论。
(2) 直面危机、态度诚恳。
面对危机,企业切不可回避问题,要尽可能向社会公众全面详细公布事实真相,不能挤牙膏,否则容易导致谣言四起和社会恐慌。危机事件发生后,事实虽重要,但态度是关键,餐厅如果态度诚恳、勇于认错,那么对与错就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公众感受到你的诚意。舆论总是保护弱者,人们感兴趣的往往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当事人的态度。
(3) 敢于担责、妥善处置。
对于危机的重任,管理高层要主动承担责任,不能推诿扯皮,甚至让一线员工背锅,要从制度流程和管理上找问题,不要纠结于个人,稳定团队和合作伙伴。对危机的处置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对危机造成的损失、伤害要及时赔付,对受损方要给予慰问和关怀。
(4) 整改到位、防患未然。
对于危机暴露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找出根源,对导致危机发生的错误制度、流程、布局、措施、职位设置等环节及时纠正,并形成价值案例。同时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其他漏洞和隐患,加强日常预警演练,防微杜渐。还要并向社会公众做出承诺,全面阐述危机处置结果及今后改正措施,恢复消费者的信心。
3.危机管理典型案例
海底捞,诚心道歉、勇于担责
2017年8月25日10时23分,被视为餐饮界标杆的海底捞被爆在北京劲松店、北京太阳宫店食品卫生安全事件,事件曝光后,海底捞“服务神话”形象瞬间崩塌,不少网友表示震惊失望的同时也表示“不会再去了”。8月25日14时46分,海底捞火速发布致歉信,成功逆转舆情。这次危机公关更是被视为舆情处理的典范。
海底捞能够顺利解决此次危机,关键因素在于第一时间发布致歉信,承认报道属实,紧接着公布处置措施和整改方案,并主动由董事会担责,公开透明整改负责人的信息,并接受主管部门和公众的监督。
海底捞从消费者利益出发,向消费者诚心、诚意的道歉认错并承诺改过修正。从员工角度出发,安抚涉事员工让其放心,责任由董事会来承担。使得此次危机处理获得了大部分消费者的谅解,没有对其后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某团,掩盖问题、推卸责任
某团外卖在“清真食品箱”危机中,一直在忽视消费者的诉求,试图利用拖延的手段来让问题随时间逝去,但忽视了危机病毒式传播速度的可怕性。以致危机不断升级,某团外卖的负责人才在1天(即24小时)之后处理,完全忽视了危机处理中速度第一原则。
在确认危机责任主体时,某团外卖公关仍然做不到位。居然将危机出现的责任踢给了代理商,称之是代理商私自制作非官方配置。推卸责任比狡辩产生的危机影响更大,以致消费者的不满在某团外卖公关之后仍在发酵膨胀。消费者纷纷卸载其外卖APP,终于某团外卖认识到了危机来临。于是负责人出来声明,不过不是“这锅我背、这错我改、员工我养”的危机公关管理方案,而是甩锅——推卸责任,采取的危机公关方案就是“这锅员工背、这错代理商改,员工辞退或查无此人”。
这两个案例让海底捞和某团外卖两家企业危机管理的意识、态度和能力高下立判,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虽然后厨卫生事件对海底捞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但其成功的危机公关也挽救了它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企业和品牌形象。从海底捞和某团外卖的危机公关之后的影响可知,一个成功的危机公关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