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并购领域,虽然交易的高失败率越来越引起那些试图通过外部扩张来发展的公司方面的重视,然而多数公司仍不得解决问题的要领,继续将降低失败风险的努力重心放在交易过程之中。这虽不能说本末倒置,但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是于事无补。
组织战略问题专家休伯特·圣-翁奇和杰伊·查特兹克尔共同撰写的这本《交易之外》,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思路和观察问题的视角。正如其书名所显示的,该书完全不谈并购交易过程,只把笔墨集中在交易前和交易后这两个看似并非最重要的阶段,向我们展现了一条实现公司绩效收益突破及降低并购交易失败风险的不同的路径。
这本书第一个也是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并购交易之前的系统性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两位作者发现,之所以在现实的世界里有那么多失败的并购交易,这是因为从事并购交易的相关公司在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没有制订完备的计划,以及按照这样的计划去执行。它们更缺乏对交易之外事项的考虑。该书作者的这一基本态度与《礼记·中庸》中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思想完全一致。为此,作者设计出了一个“革命性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公司的发展战略是核心。围绕这个核心,并购交易过程中的目标选择、尽职调查、谈判及交易的批准等都纳入这个框架之中。在交易发生之前,将交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与公司发展战略一并加以考虑,需要有远见或预判能力。作者认为,这是保障任何一项并购交易顺利进行和成功所不可或缺的。
《交易之外》的第二个特点是重视作为一种资源的无形资产的作用。这里的无形资产概念,与并购交易中拿出来进行估值的目标公司的无形资产有所不同。后者只是构成公司或目标公司资产价值的一个部分,与有形资产相对应。而本书作者所关注的无形资产,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在公司发展战略的形成,以及在并购后整合的工作中应当受到重视并加以充分运用。在本书作者眼里,作为资源的无形资产包括领导力、公司提供给消费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及公司与消费者、供应商和股东的关系等。作者在书中建议,收购方公司应当重新计算或评估自己所拥有的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将其整合到公司的核心能力之中并使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包括这些无形资产资源在内的公司核心能力,对于公司发展战略的形成、并购交易过程顺利进行及并购后整合的完成,至关重要。通过并购创造公司价值或财富,就是建立在这样的能力基础之上的。
该书的第三个特点或者说可视为亮点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可付诸实际操作的策略、工具或技术。比如,在公司如何构建其收购其他公司的核心能力方面,本书提出6个重点:战略灵活性、市场灵活性、组织建设、学习和创新。又比如,在收购方如何整合目标公司方面,本书给出了4个策略,分别是“补强型整合”“主导性吸收”“两全其美或双赢”和“突破关键点”。整本书,从头到尾充满了这类“贴士”般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作者巧妙地将这些“贴士”融入书的各个部分中,增添了该书的可读性。不仅如此,该书所使用的语言文字通俗易懂,其基本表达方式是重实务而轻理论。
总的看来,这是一本风格独特、深入浅出的并购专业书。它不仅为我们开拓了认识并购交易过程的一个全新的视角,也以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可即刻付诸实践的操作方案。这本书特别适合于正准备进行并购交易的公司决策层相关人员阅读,也适合已经处在并购交易各阶段的各方参与者有针对性的学习。当然,任何希望了解并购业务的读者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经验教训而开拓观察问题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