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就是丰田生产管理模式,是将企业管理的各种工具、方法、理论、技术、企业文化融为一体的产物。精益生产与其说是管理方法,还不如将它称为管理艺术更贴切。
有一个叫董祺的人,之前参观过北京的奔驰生产线,通过比较,他感到丰田生产线管理非常人性化,简直超乎想象。他在《小改进优化丰田》一文中提到:
丰田的流水线,已经不是简单的传送带了,而是在房顶上和工人身旁都设立的立体流水线。这样一来,工人的很多操作都不需要弯腰,大大节省了劳动时间,也减少了职业病对工人的伤害。许多快速穿梭在工人身旁运送零件的运输车,竟然没有轨道和操作员,快速运行却不会相撞。
据介绍,丰田的运输车采用隐形电路导航,人们只需要在地板上刷一层肉眼看不见的特殊颜料,这些运输车就会按预定路线往返。说到全面质量管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工人们会随时根据自己的工作不断提出小的改进意见,日积月累,生产线日臻完善。
比如,许多放工具的地方被设计成斜坡,工人随手放下的工具就会滚回原处,非常方便。丰田的整个流水线的组织方式也一改传统计划式生产,采用“拉式生产”方式,即供应链下游的客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有效地降低了库存,节约了成本。
此外,“看板系统”使丰田和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实现实时沟通供需信息,从而实现了准时制生产,最终通过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解决了流水线和个性化生产之间的矛盾。丰田每条生产线末端的最终产品并非一种车型,而是各种车型随机排列。据说,这是根据订单的先后顺序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结果。
近二十年来,采用精益生产的企业遍布全球,精益生产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完善。精益六西格玛是最完善的管理方法之一,它是六西格玛管理法与精益生产方式结合得到的管理方法,代表着企业管理的最高水平。
差异是生存的前提,任何好的管理理论或方法如果不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都不会给本企业带来帮助和改变。管理方法可以学习运用,管理模式只能借鉴。精益生产管理的实质是离不开企业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企业文化。对中小企业来说,到底应该向精益生产学什么?
学习和引进全面质量管理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全员、全面、全方位实施质量管理。20世纪80年代,它曾在国有企业普遍推行,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全面质量管理强调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非检验出来的,由生产中的质量管理保证最终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对每一道工序都进行质量检验与控制,例如,首件三检制、抽检、巡检等,保证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根据情况,可以立即停止生产,直至解决问题,从而杜绝对不合格产品的无效加工情况,实现产品质量零不良目标。
学习流程规范、精准生产
优化完善作业流程应该成为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的首要工作,没有规范的做事方式,就不会有精益生产。精准生产要求计划准确、周密,具备预测能力,向上、下供应链保证及时供给、准时交货,既要保证不良品为零,也要保证库存为零。
不断优化、持续改进
精益生产既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及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实施精益生产就是追求卓越,就是追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为实现“七零”的终极目标不断努力。
不断优化,消除一切浪费现象,去掉生产环节中一切无用的东西,撤除一切不增值的岗位;持续改进,去掉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中一切不产生附加值的工作,长此以往,任何企业都可以实现“七零”目标。
完美的艺术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七零”目标应该成为企业生产管理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办法就是不断优化、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