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知名互联网企业HRD曾这样评价人才地图:“原来,我们的招聘流程可能是5封简历才能选1个候选人,有了人才地图后,可能一两封简历就可以决定,这就大大促进了流程提效。
“我们发现华南地区的BI人员招聘非常困难,我们就可以针对华南地区制作一个BI的地图,例如哪些公司有BI的人才,他们的程度如何,具备什么优势和劣势,对公司有怎样的看法等。通过这种方式,快速招聘到了一批BI人才。人才地图是招聘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关键。”
常规的人才Mapping流程并不长,但要做的工作非常多,信息收集量巨大,对于HR来说,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大工程。因此,本身就工作量巨大的HR需要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操作人才地图,需要额外耗费大量的精力,大型企业可能会倾向购买第三方的人才地图服务。随着互联网上沉淀了海量的职位和简历数据,通过“数据+算法+算力”,使得招聘领域应用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用大数据和AI来实现数字化人才Mapping有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有人说,知识图谱+NLP+机器学习+RPA,是AI招聘的核心支撑。
知识图谱不难理解,就是通过不同知识的关联性形成一个网状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图谱的过程本质是在建立认知。知识图谱最能体现人工智能的特色,模仿人类大脑思考。因为人类最擅长的思考方式就是将点和线关联起来并由点及面,然后抽丝剥茧,慢慢理清其中的逻辑推理关系。但知识图谱投入到人才地图项目目前开发缓慢的原因,除了NLP技术本身存在难度外,还在于建立行业知识图谱,要对招聘行业建立起深厚的认知,需要长时间的行业积淀。只有理解了行业和场景,才能真正智能化。
谷歌最早提出知识图谱这个词,谷歌的两大重要技术储备:一个是深度学习;另一个就是知识图谱,用来支撑下一代搜索和在线广告业务。在国内,百度广告也加大了知识图谱的投入,但自从它的广告被人诟病后,百度AI开始着力于其他行业应用。现在来看,将知识图谱实现行业垂直应用的凤毛麟角,而在人力资源应用的企业也并未有足够的积累。
如果未来AI能真正应用于人才地图,应该会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