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任才有分享

上面我们讲了中孚卦的卦象、卦辞、彖辞和象辞。我们在对中孚卦有了整体的印象后,就可以看《系辞》中所引用的爻辞了。“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这是中孚卦九二爻的爻辞。爻辞下面的小象辞对此作出了解释。

为什么会“其子和之”呢?就是因为“中心愿也”,心中有这样的愿望,所以互相之间才能够应和。“鸣鹤在阴”怎么讲呢?鹤在易象里面属于至阳之物。鹤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是很吉祥的鸟,松鹤延年、鹤发童颜,凡是跟鹤沾边的都有长寿之意。我们看《封神榜》里面,哪吒太子的师父太乙真人就是骑着一只仙鹤,手里拿着一把鹅毛扇,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在道家里面,那些道士要修炼成仙的时候,就叫做驾鹤西去。现在,一般人去世了,我们也说是驾鹤西去。但是这个词也不能随便乱用,一般到了八九十岁高龄,寿终正寝的,我们才能说是驾鹤西去。如果一个甲子都没有活到,中年累死或者少年夭折,你说他是驾鹤西去,这个话就很傻瓜了。驾鹤西去是寿终正寝才行,感觉是走得很好,往生得很不错。

在中国诗歌里面,咏鹤的诗非常多。“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过去的人在黄鹤楼这个地方成仙,骑上一头黄鹤就飞走了,现在这里就只剩下了一座空空的黄鹤楼。黄鹤飞走就再也没回来,我们不晓得啥子时候才能够成仙,所以诗人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还有一首诗写道“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个就更提劲了。腰缠十万贯是人间的大富大贵了;骑鹤下扬州则是仙风道骨。这个人既得到人间的富贵又能够成为逍遥大仙,简直是啥子好事让他占完了,可以说是达到做人的最高理想。

我们成都人知道大邑的鹤鸣山,那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这座山的山势非常灵异,如果站在山顶的大殿上往远处看,就会发现你是处在一头仙鹤的背上,仙鹤的头部一直伸到前面一条小河里面吸水,两边的山势展开,就像仙鹤的两只翅膀一样,让人感觉心旷神怡。鹤鸣山上有个天谷洞,传说当年张天师就是在这里修炼得道成仙的。以前我去鹤鸣山采访过,当地人说,这个天谷洞里面有一只天然石鹤,据说凡是得道成仙的人一到那里,这只石鹤晚上就要叫。

在大邑地方志的记载中,这只石鹤叫过三次,第一次是当年黄帝的师父广成子四处游玩,到了鹤鸣山觉得很舒服,于是住到天谷洞里面,半夜石鹤就叫了,所有人都知道这里有人得道成仙了。第二次是张道陵在这里创道教,住在这里的时候石鹤也叫了一次,大家就说张道陵在这里得道成仙了。第三次记录得更好像是言之有物、证据确凿。明朝的时候,几代皇帝都给道士张三丰当粉丝。张三丰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一会儿在宝鸡金台关出现了,一会儿又在湖北武当山上出现了,一会儿又跑到四川的鹤鸣山来了。传说张三丰到鹤鸣山的时候,这只石鹤也叫了一次,从此记录下来。明朝皇帝还专门派执掌道教的官员到鹤鸣山来宣读圣旨,说自己是一介凡夫,向往张神仙已经很久了,作为您的弟子,我是如何如何地想见您老人家一面,等等,写得很有意思。

关于白鹤,在宋代时杭州西湖有个隐士诗人叫做林和靖,一辈子都独身,没有结婚,隐居在西湖上面的一个小岛上。传说他是“梅妻鹤子”,就是以梅花为妻、以白鹤做子女。他经常驾船在西湖上游玩,只要有朋友到岛上来找他,他那两只白鹤很乖,马上就飞起来在天空中大叫几声,整个西湖都能够听到。林和靖听到后就晓得有客人来了,马上就驾船回来,比现在的移动电话还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