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按香型可分为:浓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凤香型白酒、兼香型白酒、药香型白酒、芝麻香型白酒、豉香型白酒、特型酒、老白干香型、馥郁香型等。
(1)浓香型白酒(又称泸香型):无色(微黄)透明、窖香浓郁、绵甜醇厚、香味谐调、尾净爽口。以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剑南春为代表。
(2)酱香型白酒(又称茅香型):微黄透明、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以茅台酒、郎酒、国台、武陵酒为代表。
(3)清香型白酒:酒色清亮透明、清香醇正、诸味谐调、醇甜柔和、余味爽净、甘润爽口。以汾酒、衡水老白干和宝丰酒为代表,是中国北方的传统产品。
20世纪70年代前后,清香型白酒的市场占有率占全国白酒75%以上,但20世纪70年代后让位于浓香型白酒。
(4)米香型白酒:无色透明、蜜香清雅、入口柔绵、落口爽净、回味怡畅。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
(5)凤香型酒白酒:无色透明、醇香秀雅、醇厚丰满、甘润挺爽、诸味谐调、尾净悠长。如西凤酒,以乙酸乙酯为主,一定的乙酸乙酯香气为辅。
(6)兼香型白酒:目前国内有两种类型:1)酱中带浓型,表现为芳香、舒适、细腻丰满、酱浓谐调、余味爽净悠长,如四川小郎酒、湖北白云边酒。2)浓中带酱型,主要表现为浓香带酱香、诸味谐调、口味细腻、余味爽净,如黑龙江的玉泉酒等。
(7)药香型白酒:清澈透明、药香舒适、香气典雅、酸味适中、香味谐调、尾净味长,如贵州董酒。
(8)芝麻香型白酒:芝麻香突出、幽雅细腻、甘爽谐调、尾净悠长,具有芝麻香特有风格。芝麻香型白酒是以芝麻香为主体,兼有浓、清、酱三种香型之所长,故有“一品三味”之美誉,如山东景芝白干酒。
(9)豉香型白酒:玉洁冰清、豉香独特、醇和甘滑、余味爽净。是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半固态液态糖化边发酵酿制而成的白酒,如广东玉冰烧酒。
(10)特型酒:酒色清亮、酒香芬芳、酒味纯正、酒体柔和、诸味谐调、香味悠长,以江西四特酒为代表。
(11)老白干香型:以酒色清澈透明、醇香清雅、甘冽丰柔、回味悠长而著称,以河北衡水的衡水老白干为代表。
(12)馥郁香型:入口绵甜、醇厚丰满、香味谐调,具有前浓、中清、后酱的独特口味特征,以酒鬼酒为代表。
九、中国白酒按生产方式如何分类
中国白酒按生产方式可分为固态法白酒、半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
(1)固态法白酒:是我国名优白酒的传统生产方式,即固态配料、发酵、蒸粮蒸馏的白酒。
固态法酿造白酒的最大特征是:固态糖化发酵,固态蒸馏。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1)低温蒸煮、低温糖化发酵。
固态法酿酒蒸煮温度低,据测定最高为102℃左右,避免了高温、高压。因为采用双边发酵工艺,为了保证糖化、发酵的正常进行,采用低温入窖(池、桶、缸),使酒醅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糖化和发酵,以保证酒的风味和出酒率的提高。
2)采用配醅来调节酒醅淀粉浓度、酸度。
在酒醅中加入已蒸馏过的(或未蒸馏的)酒醅,俗称配糟。配糟的用量一般为原料的3~5倍,它可调节酒醅的淀粉浓度、酸度,以利蒸煮、糖化和发酵,同时配糟中的残余淀粉也可再行利用。
3)甑桶蒸馏。
固态法白酒蒸馏都采用传统的甑(zèng)桶设备,它不仅是浓缩与分离酒精的过程,而且也是香味提取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2)半固态法白酒:是指采用半固态发酵、蒸馏的白酒。我国的米香型白酒和豉香型白酒等都是半固态法白酒。
1)先培菌糖化、后发酵法。
“先培菌糖化、后发酵法”是生产米香型白酒的典型生产工艺。它是以大米为原料,采用小曲半固态发酵法,前期是固态,主要进行培菌和糖化过程,发酵期为20~24小时;后期为半液态发酵,发酵期约7天,再经蒸馏而制成的米香型白酒。其产品具有米香纯正、清雅,入口绵甜、爽利,回味怡畅的典型风格。广西桂林三花酒和全州湘山酒是米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2)边糖化边发酵法。
“边糖化边发酵”的半固态发酵法,是以大米为原料、以酒曲饼(小曲的扩大培养)为糖化发剂,在半固态状态下,经边糖化、边发酵后,蒸馏而成的小曲米酒的酿制方法。
该酒种要求将新蒸出的斋酒,放入贮酒池中静置后,分离表面油质及酒脚,再继续贮存,使酒体基本澄清,然后放入肉埕(chéng)中酝(yùn)浸。
肥肉酝浸是玉冰烧生产工艺中重要环节。经过肥肉酝浸的米酒,入口柔和醇滑,而且在酝浸过程中产生的香味物质与米酒本身的香气成分互相衬托,形成了突出的豉香。
(3)液态法白酒:是采用酒精生产方式,即液态配料、液态糖化、液态发酵和蒸馏的白酒。
液态发酵法是采用酒精生产方法的液态法白酒生产工艺。它具有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淀粉出酒率高、原料适应性强、改善劳动环境、辅料用量少等优点。采用液态发酵法以代替传统的固态发酵法,是一项重大的技术改革,曾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在20世纪50年代就做过酒精加香料人工调制白酒的尝试。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所限,产品缺乏白酒应有的风味质量而未获得成功。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总结我国某些名白酒的生产经验之后,将酒精生产的优点和白酒传统发酵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使液态发酵法白酒的风味质量与固态发酵法白酒逐渐接近。目前,液态发酵法生产的白酒质量不断改进和提高,产量不断增大。
1)固液结合法。
固液结合法是综合固态和液态生产方法的优点,以液态法生产的优级食用酒精为酒基,经脱硫、脱臭、除杂,利用固态法的酒糟、酒头、酒尾或固态法白酒增香来提高液态法白酒的质量。故又被称为液态除杂,固液结合增香法。
2)复蒸增香法。
①串香法。
这是贵州省遵义董酒厂生产董酒的经验在液态法白酒生产中的应用。串香法的具体做法很多。有的与麸曲固态法白酒相结合,即先将酒精放入底锅再将酒醅装甑,而后蒸馏,使酒精蒸气通过酒醅将酒醅中的香味成分带入酒中,以增加白酒的香味。有的在固态法白酒中加入产酯酵母培养液,培养香糟后,再装甑串香。还有的用酒醅加曲再发酵做成香醅后,进行串香等,各有特色。
②浸蒸法。
将香醅与酒精混合、浸渍,然后复蒸取酒。一般香醅用量为酒基的10%~15%,浸渍时间在4小时以上。
3)调香法。
以脱硫、脱臭的食用酒精为酒基,配入具有白酒香气的香味液或食用香精香料,经勾兑而成液态法白酒,这一工艺又称为调香勾兑法。它与串香法或浸蒸法相比,省略了酒精复蒸操作,从而避免了酒精的损耗,节约了蒸气与劳动力,生产效率高。虽然这一方法最简单,而且设想不同风格香型的白酒都可以人为地予以控制,因此,也是有价值、有前途的一种好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白酒的香味成分复杂,含量少而种类多,不可能以少数几种化学香料调制出合乎要求的白酒来。又由于白酒的香味成分剖析工作尚不够完善,对它们之间的量比关系和平衡关系还未完全了解清楚,这就造成了调香勾兑技术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除了浓香型白酒用调香法勾兑稍见成效以外,其他的香型白酒则有待于继续摸索研究。
十、中国白酒按度数如何分类
(1)高度白酒:酒精含量50度以上的白酒;
(2)中度白酒:酒精含量在40~50度之间的白酒;
(3)低度白酒:酒精含量为40度以下的白酒。
酒度的定义是指酒中纯乙醇(酒精)所含的容量百分比。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50度的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20℃)。温度高于20℃时,每高三度,减一度;温度低于20℃时,每低三度,加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