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招聘面试的方法用一个核心词汇来表达,那就是“匹配”。
笔者在《把招聘做到极致》一书中提到“通过三层匹配性选人”,建立一个有层次感、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深入了解应聘者与企业真实需求的契合程度,对应聘者的企业文化适应性、岗位工作适应性,以及领导(团队)风格适应性三方面分步进行综合考查。这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由浅入深的“三位一体”的招聘思路。在招聘过程中,既要考虑岗位的需求,又要考虑组织、领导者和团队的需求。
笔者和众多HR同行经过实践,感觉这个思维框架确实有效。笔者在此基础上引入“场景”“匹配”的概念,使该招聘理论与方法框架进一步深化与升华,更具实践意义。
招聘面试的核心是考查候选人与场景的匹配程度。
场景可分为大、中、小三个层面,分别指企业(更多与环境相关)、岗位(更多与事相关)、团队(更多与人相关)三方面的场景内容。
考查重点如下:
(1)企业(环境)层面。侧重于考查候选人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匹配性,候选人职业发展目标与企业平台的匹配性。
(2)岗位(事)层面。侧重于考查候选人知识、技能、经验、业绩与岗位的匹配性。
(3)团队(人)层面。侧重于考查候选人个性与领导及团队成员的匹配性。
如何考查候选人与以上三种场景的匹配性?
可以采用经典的招聘面试方法——行为事件面试法(简称行为面试法)及其核心方法论STAR面试法。我们把STAR面试法针对三种场景的应用分别称为大STAR面试法、中STAR面试法、小STAR面试法(在后面的章节中笔者会详细介绍如何应用)。
三种场景的匹配性考查方法如表8-1所示。
表8-1 三种场景的匹配性考查方法
场景类别 | 场景内容 | 考查重点 | 考查方法 |
大场景 | 企业(环境) | 侧重于考查候选人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匹配性,候选人职业发展目标与企业平台的匹配性 | 大STAR面试法 |
中场景 | 岗位(事) | 侧重于考查候选人知识、技能、经验、业绩与岗位的匹配性 | 中STAR面试法 |
小场景 | 团队(人) | 侧重于考查候选人个性与领导及团队成员的匹配性 | 小STAR面试法 |
企业需要的是在三种场景下综合匹配性最高的人才。
招聘面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才与企业、岗位、团队的最佳匹配,而要达到最佳匹配需要面试官掌握精细化的招聘面试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