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华为公司在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提出了升级版的“重要&紧急程度”模式。如下图所示:
图4.15 业务价值与紧迫程度图示
注:圆圈大小表示优先级的先后不同,圈子越大表示优先级越高。摘自《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
华为公司对“重要程度”进行调整,改为“业务价值”,重要程度比较难量化,业务价值相对来说好量化一点。怎么衡量业务价值的大小呢?华为公司给出几个参考维度:是否与战略高度匹配度、是否具有全局影响、是否对各领域转型有牵引示范作用等。对这些维度进行打分,通过专家小组评分识别、评判业务价值。虽然还有主观判断的成分,但是相对科学可行了。
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对评估的维度进行增减,比如:业务频次(日/周/月发生或执行的次数)、问题发生频率、财务影响、运营影响等。以业务频次为例,一年发生一次的场景跟每天发生N次的场景,对业务的价值肯定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再如问题发生频率,如果是300年才发生一次问题,那么对当下的业务来说价值肯定不如每天都发生的重要。毕竟,300年太长,只争朝夕。
诗和远方很重要,眼前的苟且还是要先解决的。有些琐碎而频发的问题会成为其它问题解决的障碍,这是我们进行优先级排序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而在紧迫程度上,通常会考虑安全、业务连续性等维度,具体的评分规则与业务价值类似。通过这两个维度的细化处理,改变了过去纯粹拍脑袋的决策方式,提升了效率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