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流程图合格的标准

流程图在审核过程中经常被修改甚至有个别被否决或枪毙,其中涉及的问题就是流程图的检验标准。关于流程图合格的标准,我对此曾有过一个通俗的解释——新手看三遍就会。流程图如果不能通俗易懂、清楚明白地描述工作的进程,不能让人看了就明白或看了就能按其进程操作,基本上可以判定为不合格。

描述流程图如画像,虽然不是人人都能画像,但是哪怕是文盲只要不是色盲就能区分这个像画得像不像被画者本人。流程图虽然不是谁都能够设计,但是具体做事的人对流程图描述的内容还是有判断能力的。也就是说不会画流程图的员工,对别人画的流程图还是有判断好坏的能力的。只要画出流程的本来面目,就应该谁都能认识。因此,我们设计流程图之后,都有一个优化讨论环节。这个环节就是让参与实际工作的岗位员工代表来评头论足,他们对流程进程的先后合不合理,对承担责任的岗位合不合适、对限定达到的标准认不认可、对流程是否简洁有效等等最有发言权。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流程图涉及的岗位人员是否能得到上下认同,就是检验合格与否的标准。

如果要细化几条通用标准,那也只能这样表述:

●流程图体现了本企业发展的要求;

●流程图充分吸取了大多数员工的意见;

●流程图吸纳了同行业好的做法;

●流程图与本企业实际紧密结合;

●流程图在时间、成本、岗位安排上是最优组合;

●流程图有指导性和操作性。

具体到不同的企业也许还有其他标准,但我一贯主张的流程图必须“务实、独特、简洁、高效”的八字检验标准似乎都可通用。流程图有非常强的企业特色,以上标准仅供参考

流程图设计的常见错误及纠正建议

我目前正在企业做咨询,不同的企业人员在首次设计流程图时所犯错误基本相同,或者说常见错误一样。因此,我想列举一下企业员工设计流程图的常见错误,只要大家把错误改正了,就能设计出美观实用的流程图来。

我发现的流程图设计常见错误如下:

●张冠李戴,结构流程与活动流程错位。应该细化的环节不细化,应该概括的活动未归纳。

●自造部门、自设岗位。部门与岗位同企业组织架构对不上。

●授权与主持岗位不分。领导、组织、承办、协办不分明。

●流程目标不明。不知工作来源、不明工作去向。

●固执己见、自我设限。摆脱不了现行的错误做法,走不出部门的范围。

●拖泥带水、节外生枝。多个流程混杂,做事主次不分。不能对每一个流动流程准确定位。

●横空出世、纵横交错、悬崖峭壁、突然消失。这是指连线错误,不是行云流水,一贯到底。

●大小不一,变态满纸。这也是指形式缺陷。由于语言不精炼,不能提纲挈领,表述如论文,框图被挤胀,图形变了样。

我目前发现企业员工首次设计流程图的主要错误有这八种,其中前六种属于内容上的错误,后二种属于形式上的错误。

如何纠正呢?我也提供几点建议:

●审题仔细,搞清工作所属单位。

●改正前面列举的常见错误。

●站在公司立场设计,超越部门、现状束缚。

●线条流畅,不交叉、不断头、不出现孤立进程。

●紧盯公司架构及岗位设置图,不能自定岗位,自立部门或单位。

●第一次画图必须与专家共同修改两三次。

●不要孤军作战、闭门造车、东施效颦,一定要找流程图涉及岗位员工征求意见。

●对流程负责的是图中的管理岗位,而不是设计者。

●流程图审批后还要撰写说明文件:图是归纳总结,文是细化展开,不要把图画复杂。

●不要把现行的落后做法沉淀到图中,不要在图中规避责任,流程图不为个人量身定做。

俗话说熟能生巧。多多练习、多多交流,与身边同事探讨、征求流程图涉及岗位员工意见,也能帮助流程设计者提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