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制度和流程与渠道不匹配

很多企业有很多销售管理制度、流程,这是现代企业的管理常识。

但是,很多企业的销售管理制度、流程怎么得来的?是经验的自行结合,或者照抄行业领先公司的做法。

每个管理者都会把自己能想到的内容写进去,一代代人累积,写得很完善,规定很完整、严密,每一条制度都做了详细的要求,处罚条目相当细致。

但在运行中,销售管理制度、流程却很难落地,因为不实用。这些规章制度产生的奖惩,严重脱离了渠道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为了摆脱惩罚,或者获取奖励而做的工作不是当前所需的,这几乎是很多企业员工的共识。

为什么不落地?

因为很多企业是为了流程而流程,为了管理而管理,流程基本上是大的步骤连接。

每种渠道的运行原理和机制基本雷同,渠道工作的大的步骤几乎一致,但真正有挑战的是每家企业的的资源、竞争优势不一样,其渠道工作的具体细节部分要求不同,也就是根据企业的自身资源而打造的渠道模式并不相同。后续随之辅助的各职能部门模式也不相同。

举例来说,有些企业的渠道模式是市场精耕细作,促销资源和销售工作更多地投放聚焦终端客户;有些企业是做代理制的,资源和工作主要投放到代理商,由代理商自行使用;有的企业则在两者之间找平衡。

这些企业的渠道管理和市场运作模式截然不同,流程和制度能一样吗?

所以,很多企业的销售管理制度、流程,并不是真正的制度、流程。

因此,企业要正视现实,品牌力、产品力、促销力不足,决定了消费者(客户)的购买特点完全不一样,经销商(渠道客户)的特点也不一样。

企业要依据自身实际的能力、资源、优劣势,打造适合自身的渠道管理模式、制度、流程。

企业请高水平的管理人员,逐步弥补企业渠道管理平台的技能不足、策略不足等。每一位高手,都会用自己的优势弥补渠道管理平台的不足,让它们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