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三十年后,也开始遭遇了“中年危机”,在华的日子不好过!面临重磅药物专利到期、药品降价、合规审查、销售增长乏力等多重压力,外资企业不得不重新调整在华战略。“换帅、裁员、卖业务”成为外资企业瘦身三大做法!更换中国区主帅,调整在华战略思路,大幅裁员削减人员成本开支,剥离成熟业务聚焦优势领域。外资企业集体瘦身对本土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大量训练有素的外企管理人才、研发人才及营销人才开始回归本土企业,抛售的非核心业务也不断有本土企业接盘。
除了向外资企业挖人才、拿产品外,本土企业的并购热潮一浪接一浪。2016年,医药健康行业的并购案超过400起,金额超过1800亿元人民币,国家政策推力和企业变革升级的原生动力共同促成本土企业并购高峰。有些本土企业更是目光放眼海外市场,“出海扫货买买买”的记录一刷再刷,从复星医药84亿元收购印度制药企业Gland,再到上海莱士97亿元收购德国生物公司Pan Biotech,中国新兴的领军企业已经站在国际化视野发展医药产业。这是全球优质资源掠夺时期,有资本的企业应当尽快抢占那些有研发能力或者仿制能力强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