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三个方法:宗经

很小的时候,并没有从小接触学习中国古典文献的机缘。

直到很多年以后,我从《中庸》开始起步,陆续研读了《大学》《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尚书》《孙子》等原典,也会读到诸如《素书》《阴符经》家训系列等。

《易经》看似玄乎,也是必须要读的。不当作玄学书读,当作哲学书读。

这才发觉之前读的书,大部分都是该死的书,白白耽误了读“不死书”的功夫。虽不求甚解,也能吸收到非常可观的能量加身。

恰恰是读了这些无用的不死书,越发让我感叹《红楼梦》的浑厚魅力。越发感受经典电影的浑厚魅力。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渐渐变得呆板了,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对朴素的观点十分欣喜,对造作的观点具有强大的防御力。

这些古典经典,多数是有结构上的清晰脉络,尤其是小结构都非常精彩。

凡是带有“经”字的,意味着是最佳文本,不能增减和篡改,其细节上的观照也是登峰造极的。

读不死书的好处就是,见过高山,丘陵不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