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媒体的使用原则和要点
1.新媒体能做什么
图2-24 新媒体平台
严格意义上讲,新媒体种类较多,并没有固定的划分模式。它们作为企业文化宣传平台,可根据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根据编辑团队目前的能力及预算情况,选择适合的新媒体平台。企业广泛使用的新媒体平台主要有企业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群、QQ群、微电台、微视频等,如图2-24所示。
(1)企业门户网站。
一般指企业内网(局域网),它是企业文化宣传网络的基础平台,比其他媒体稳定,连接着内刊、内部电视等传统媒体,是重要的企业文化建设阵地。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公司,由于业务变化快、企业文化人员配备不足、资金有限等问题,很难在内部建立内网,一般利用OA系统满足员工日常办公的需求。
(2)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凭借用户量大、传播快、零成本、便捷的后台管理系统等平台优势,广泛被企业应用和推广,成为目前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之一。当然,很多有实力的企业会与专业的服务商合作,专人、专岗、专费运营微信公众平台。
(3)微信群、QQ群。
微信群、QQ群作为即时沟通工具,是企业文化工作者的沟通平台,也是企业员工沟通工作的常用工具。无论是传播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需要传播,这些工作群是企业文化传播的大本营,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优质的土壤。
(4)微电台。
微电台是一种新型的媒体工具,一般用于微课分享与交流,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或学习交流的平台,拓展文化建设平台,丰富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增强视听效果。
2.如何运用新媒体
(1)一定要有明确的定位。
新媒体的定位直接影响新媒体平台建设水平。在新媒体建设中,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文化工作者都可以很好地驾驭新媒体,我们惯用运营传统媒体的思维来建设新媒体平台,很多企业认为“其他企业应该有的,我们就应该有”,并没有思考清楚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如何连接,新媒体在企业文化宣传体系中应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利用新媒体的特点,这也是很多企业运营不佳的主要原因,或多或少存在粉丝量低、阅读量少、互动不积极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其定位有一定的关系,决定着新媒体的内容、风格、推广节奏等。
(2)起一个有企业文化特色的名称。
名字的格式一般包含了“企业简称”,如阿里巴巴的 “阿里味儿”、百度的“百度Family”、云纵的“云纵家人”等。当然,也可以结合企业风格,设计有企业特色的名字,体现企业的文化特点与内涵。如滴滴的“桔子堆”,“桔”代表员工,“桔子堆”描述的是一家人、一群人,更据有互联网特色、更形象、更生动。
(3)梳理栏目规划。
新媒体并没有规定的栏目版式和要求,可以根据宣传需求及时修订。栏目规划与新媒体定位有关,一般包括企业家之声、新闻资讯、优秀人物标杆、文化主题活动、校园招聘、员工声音等。栏目名称的设计要符合文化特色、言简意赅、简单明了。
(4)建一个有能力的编辑团队。
同传统纸媒的编辑团队略有不同,除主编、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外,还需要视频编辑,以满足新媒体推广的需要。
3.如何推广新媒体
在推广前应量化指标,一个成功的新媒体,员工覆盖率应在90%以上。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员工特征、阅读习惯大不相同,文章的浏览指标应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推广方法有很多,下面举例分析其优劣势分析:
全员邮件推广法:邮件的覆盖率较广,但缺少氛围感。
扫码有奖推广法:在员工食堂等员工密集的地方,大力推广,造势力度大,参与感强,需要人力、物力支持。
文章转发吸粉法:可通过HRBP、编辑团队、各部门负责人(或人事行政对接人),转发文章至各城市、各部门的微信群中,提升推广范围与力度;需要团队通力协作。
广告植入法:在关怀活动、新员工入职手册、新员工培训中植入二维码,持续吸粉;需要创新,提高员工兴趣度。
(二)操作方法和步骤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运营流程大体相通,主要包括选题、编辑、审核、推广等工作,省去了内刊的印刷与发行工作,新媒体主编负责该新媒体平台的内容架构、宣传基调、编辑风格、推广形式与宣传节奏等。
具体操作步骤:
第一,确定选题。各部门按需求提报选题,由副主编汇总选题,根据公司文化推广计划编制企业文化日历,并组织主编、编辑参加选题会,明确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宣传策略,两者保持联动,规避重复复制。
第二,编辑工作。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多样,编辑工作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稿件组织:撰写新闻稿、拍摄新闻照片。
HTML5(H5):文案、图片、音频等内容编辑。
视频制作:主题设计、脚本策划、视频拍摄、视频编辑。
专题页面:需求梳理、页面开发、测试、上线。
调研问卷:调研问卷访谈、设计。
第三,排版设计。编辑人员通过内网、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后台管理系统完成排版设计。
第四,二级审稿。此步骤包括部门负责人初审、副主编复审、主编终审三个环节。
第五,消息发布。主编在新媒体后台管理系统发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