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的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他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提出“方法和过程分析”(Methods and Procedures Analysis)的理论,他首倡对工作流进行系统分析,使操作程序标准化,开辟了流程管理的先河(注:最开始叫程序,上个世纪80年代后逐渐用流程的名称替代),这个思想当时就成为工业工程的主导思想。限于环境,当时的流程管理主要聚焦在设计、加工、装配及调试等活动,在制造行业大行其道。泰勒的铁锹实验、搬运铁块实验、金属切屑实验等,都体现了标准化、最优化的管理思想。
尽管有诸多局限性,泰勒所开创的理论与实践,仍然影响深远。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1909.11.19~2005.11.11)对此曾有高度评价,德鲁克认为,“科学管理的出现开创了运用知识来研究工作流的先河。”也正是这个缘由,泰勒被认为是流程管理的开山鼻祖,尽管流程管理在当时未正式提出来。但伴随着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应用,流程管理作为管理本身的一个属性,也自发地萌芽、发展、壮大。同期,泰勒的亲密合作者亨利·劳伦斯·甘特(Henry Laurence Gantt)提出的甘特图管理思想,进一步推动了流程管理实践的应用。而亨利·福特的流水线模式,与泰勒的工作程序标准化思想不谋而合。标准化作业让福特汽车超越竞争对手,成为当时当之无愧的汽车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