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如何设计高覆盖、低冲突的渠道模式

首先为各细分市场匹配适合客户购买行为的渠道形式,可以提高渠道的运营效率,有利于经销商向最终用户传递价值,从而实现厂家分销渠道目标。同时,由于各细分市场的最终用户的不交叉不重叠,为企业实现渠道高覆盖、低冲突打下了基础。例如:银行细分市场的经销商不会去抢医院细分市场的客户;高校和科研细分市场的经销商,也不太可能与中小学细分市场的客户有商业往来。如图1-10所示。

图1-10 各细分市场的最终用户不交叉不重叠

反之,某细分市场的最终用户由于需求和购买行为的差异,从其他细分市场经销商询价和进货的可能性也不大。再加上细分市场之间天然的屏障,隔行如隔山,一般推断,以细分市场进行全面市场覆盖,可以将渠道冲突的可能性降低。

但是,企业为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全覆盖无死角,发展更多的渠道成员是永久的冲动,即使在银行、医院、高校科研这样的细分市场内,选择分销或更多渠道成员仍然是渠道的主流,会导致细分市场内的渠道冲突。当所在细分市场空间缩小、业绩要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跨细分市场窜货一定会增加。

虽然我们推论某类顾客只会以一种方式购买,而另一类顾客喜欢另一种购买方式,每一细分市场最终用户只会向提供某种类型服务的经销商购买产品。但不要真的以为最终用户被简单分类,就会安分守己、乖乖听话,客户当然会“搭便车”,客户在购买同样产品时会寻找不同的渠道以获得最大价值。例如:客户从线下机场书店看到内容不错的书,从网站以折扣价下单;客户从增值销售商VAR处获得建议和咨询,却将订单给了提供低价格的批发经销商。长此以往,线下书店渠道就会消失,而提供增值服务的经销商将会难以为继。

因此,在渠道设计和规划的时候,为不同细分市场和渠道提供不同的产品系列、型号或多品牌运作。

某美国建材吊顶公司,分有工程大项目细分市场和民用批发细分市场,前者最终用户主要是剧场、酒店、写字楼等大型公建项目,需要设计师先做整体造型设计,对产品质量和花色要求比较高;后者只是小规模小型项目装修,用户关注价格和购买的便利性,一般在建材市场和小区建材小店都能买到。厂家为避免工程大项目的业主从设计师处获得方案,然后为了成本直接从建材市场购买,为两个细分市场提供了不同产品型号。前者称为“工程板”,包装不同,花样、款式、造型更多,但价格较高;后者称“普销板”,款式少、价格低廉,能满足一般的质量需求,大大降低了渠道冲突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