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市场的真相:总量过剩,但结构不足

很多人觉得什么都卖不出去,库存量大,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供给端的总量过剩和同质化竞争。但如果换个角度看需求端,就会发现结构不足”—— 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其实有很大机会。

·                     95% 的企业靠产品活着,5% 的企业靠品牌活着。中小企业和非领袖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产品 + 营销,而行业领导企业靠的是品牌 + 资本。所以中小企业不要盲目跟领袖企业拼,要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发力,比如品类创新。

·                     要警惕伪调研归因错误很多企业做消费者研究,就找 35 个朋友圈的人问问产品好不好吃”“性价比高不高,得到的答案都是好得很,但产品就是卖不动,这就是合成谬误,因为调研对象不对。还有归因错误,就像发烧不一定是感冒,可能是吃多了不消化,也可能是有炎症。产品卖不动,不能简单归咎于竞争太激烈,可能是因为没有找到真正的买点。

·                     要回到市场的本质,研究需求而不是只看供给很多企业只研究供给,看到的就是总量过剩、同质化竞争;但研究需求就会发现,个性化的产品有机会,甚至有时候越贵的产品越有机会。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结果就完全不同。

其实早几年,行业内流行一句话:换一种思维可以让所有行业都重新做一遍。重做的前提就是重构。后来我把这句话说得更直接:得顾客得市场的思维可以让所有行业重做一遍。比如白象的大骨面、光明乳业的莫斯利安、六个核桃,都是通过品类创新,在原来的市场中开辟了新的空间。

很多人不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别人没做成的事自己也不敢尝试,最后就无路可走。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思考的固化,走不出自己的思维牢笼,就永远没有机会。